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伊朗突显中东影响力

作者:郑 兴,任宁宁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数: 日期:2008-3-8 11:43:39          3月2日,伊拉克总统塔拉巴尼(右)在首都巴格达与到访的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左)握手。当日,艾哈迈迪-内贾德抵达巴格达,开始对伊拉克进行访问。这是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国家元首首次出访伊拉克。 新华社/路透     日前,伊朗总统内贾德明确表示,今后绝不会再与大国就伊朗核问题进行谈判,这一问题只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范围内解决。   三受制裁 伊朗强烈反对新决议     3日,安理会通过了关于伊核问题的第1803号决议,进一步加大对伊朗核计划及其相关领域的制裁。伊朗此次反应颇为强烈,不但没有让步,反而更加坚定了强硬立场。5日,总统内贾德明确表示,今后将只同国际原子能机构依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及双方承诺处理伊朗核问题,不会与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就伊核问题进行谈判。     此前,联合国安理会已于2006年12月23日和2007年3月24通过了对伊朗制裁的第1737号和第1747号决议。但伊朗在核问题上一直坚持自己的方针,在宣布配合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调查的同时,从来没有放弃核选择及核能开发。伊朗总统内贾德曾公开表示:伊朗决不放弃和平发展核技术的权利。伊朗一直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有关和平利用核能的规定,为自己发展核计划提供合法理由。     在安理会通过对伊朗制裁的新决议后,国际社会表示还是希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六国外长重申致力于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的立场。     高调出访 两伊关系进入新阶段     制裁决议出台的同时,伊朗总统内贾德却高调访问伊拉克,成为近30年来首位踏上伊拉克领土的伊朗总统。两国首脑不计前嫌,称兄道弟,携手开创两伊关系新局面,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两伊同处亚洲西南部,领土相连,但在民族、宗教、历史和边界等方面积怨已久,1980年9月爆发的两伊战争持续了8年,更加深了两国宿怨。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爆发后,双方才恢复外交关系。2003年,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为两伊改善关系提供了契机。2005年,什叶派力量执掌伊拉克过渡政府。由于伊朗同属什叶派,宗教认同感加快了两国修好的步伐,双方高层领导多次展开互访,两国关系日趋紧密。     不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地域安全考虑,与伊拉克构筑全新的友好关系对伊朗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内贾德不仅会见伊拉克总统塔拉巴尼、总理马利基,还拜见了在伊拉克国内极富影响力的什叶派宗教领袖西斯塔尼。此外,伊朗还向伊拉克提供10亿美元贷款,并签署了多项经济合作协议。作为伊朗的近邻,伊拉克的和平与稳定对伊朗改善安全环境至关重要,改善两国关系无疑将提高伊朗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地位。     反制美国 伊美关系面临新考验     很多人士认为内贾德此次访问一举两得,在与伊拉克关系取得历史性进展的同时,也借机向美国进行了示威。而美国虽然对两伊领导人“手拉手”的局面甚为反感,却一改昔日强硬姿态,以相当温和的态度让内贾德在自己眼皮底下游走伊拉克。     伊朗近年来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地位不断上升,伊拉克是伊朗大中东外交的重要一步。在过去的数月内,伊朗与埃及的关系有所恢复。内贾德也成为第一个伊斯兰革命后参加海湾合作委员会会议的伊朗领导人。此外,内贾德还与阿联酋副总统穆罕默德就两国的合作和领土问题进行了会谈,并接受沙特国王邀请历史性地前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伊朗正在通过伊拉克这颗与美国争斗的关键棋子,进一步修复同阿拉伯国家的外交关系,借以提升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从而突破美国的孤立政策,增加与美国对话的筹码。     布什的伊战政策成为烫手山芋,不论谁担任美国下任总统,都不会延续布什的伊战路线,伊朗在伊拉克地区的作用和在中东不断上升的地位,将使美国的制裁政策面临更大的政治风险。也许正如伊朗政治评论家莫赫比安说:“伊朗在伊拉克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美国想利用其影响力来维护伊拉克安全,那么最好和伊朗保持良好关系,而不是谈论制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