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蔡家桥是拆还是保?

    “蔡家桥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安徽省第一条官办公路上的桥梁之一”,随着时间推移,蔡家桥仅残存半边桥栏像一堵“墙”横于路中,残桥 因有时任安徽省省长许世英的题字,加上率先使用了“中国水泥之父”周学熙倡导使用的水泥,凸显了文物价值。随着工农街周边开发与道路整治的进行,成为“拦路虎”的残桥是拆还是易地保护引发市民关注。      记者探访:残桥成为“拦路虎”     7月16日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工农街寻访蔡家桥遗址,发现位于工农街菜市场附近的蔡家桥仅剩一堵横于路中的水泥桥栏,而桥栏一边是垃圾,一边是杂物。离蔡家桥仅数米的一家小店的老板黄娟告诉记者,听长辈们说,以前蔡家桥下是一条河,随着老城多次改造,原来的蔡家桥及河沟早被土填了,现在仅存桥栏。     搬开残桥边的杂物,记者发现,时任安徽省省长许世英亲题的“第二桥”等字迹清晰可见,并有“民国十一年八月”的建造日期。在残桥两端,记者发现镶嵌在水泥中的鹅卵石,虽历经几十年风吹雨打,依然圆润剔透。     黄娟说,虽然周边居民都将残桥当成“拦路虎”,但却常有不少人开着外地牌照的车到此造访拍照。     文史专家:该桥记录了一段历史     张健初是潜心研究老安庆的文史专家,对于蔡家桥的历史,他在《桥———消失了的老城水文化》文章中描写道:“蔡家桥是安徽第一条官办公路上的一段。”张健初介绍说,1922年,许世英回皖主政的最大动作,就是修建安徽第一条官办公路———怀集路。怀集路起自安庆老城,止于集贤关,全长约9公里。“在修建怀集路的同时,对北门吊桥外的老街也进行了翻修,原有的菏仙桥、蔡家桥、小野螺桥、大野螺桥等改建后,重新命名为第一桥、第二桥、第三桥和第四桥。”     张健初表示,从残存桥栏看,老城这几道现代桥梁均以水泥为建筑材料,与水泥一起搅拌的,不是现在常见的碎石子,而是溜溜圆的鹅卵石。     “建桥材料主要是水泥和鹅卵石,用现在的眼光看待水泥,它是一种极为普通的建筑材料,但在当时,许世英的同乡———‘中国水泥之父’周学熙推崇的水泥是‘舶来品’,为稀罕之物,老百姓称其为‘洋灰’。”张健初认为,建桥用“洋灰”,不仅在当时产生了轰动效应,也为使用现代建材发挥了先导作用。     拆与不拆众说纷纭     主拆方:既是“拦路虎”就该拆除     随着工农街周边开发、特别是道路整治的进行,拆除已成“拦路虎”的残桥声不绝于耳。     家住工农街菜市场商住楼的市民丁仁爱说,现在工农街人流量大,每天车水马龙,残桥像一堵“墙”横于路中,给交通造成了不便。特别是夜晚,行人稍不留神就会撞“墙”。     反拆方:既有历史价值岂能一拆了之     “‘残桥’留有时任安徽省省长许世英的题字,加上该桥是我省最早使用水泥的桥梁的实物见证,其历史、书法研究价值不可轻视。”市博物馆的姚馆长表示。     图为蔡家桥残存的桥栏。   李翔 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