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市长肖超英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中间产生了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篇求真务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记者采访了部分学者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他们从自身工作角度对报告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危”“机”并存
2009年目标科学合理
【报告摘要】2008年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初步安排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
【权威解读】安庆师范学院泛长三角研究中心副教授潘锦云:2008年安庆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外部经济环境如此恶劣的背景下取得gdp增长13%的成绩,这来之不易!由于经济发展会保持一定的惯性,再加上安庆由于外贸依存度低因而受到国际经济危机影响较小,综合考虑国内外有利与不利因素,《政府工作报告》确定2009年gdp11%的增长目标是科学而合理的,也是完全可以通过全市上下的努力而实现的。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要力保2009年及今后五年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我认为有几点值得关注:
首先,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危机的根源与危害,更要认识到经济危机终结的方式。经济或金融危机都是经济自身“硬”调整的结果,终结也是它最后的归宿。我国经济的衰退必将在国家实施积极宏观经济政策中终结,所以,安庆在未来五年发展中应无所畏惧和迎难而上,要充满信心地按照既定目标走安庆特色发展之路。
其次,安庆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一是加快宁安城际铁路的建设,争取其早日竣工通车;二是要未雨绸缪,加快安庆至武汉城际铁路建设的规划与申报,难度虽大,但一旦建成,安庆完全可以凭借这两条城际铁路,突破现有交通局限,强势形成长江北岸中心城市。
最后,积极转变安庆经济增长方式。鉴于安庆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现状,一方面,安庆要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另一方面,在推进中安庆要走新型工业化和自主创新道路,强势形成安庆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抢抓机遇积极谋划
推进重点项目
【报告摘要】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
【权威解读】市发改委副主任徐中全:投资对安庆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是第一位的。去年以来,市发改委采取强力措施积极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作,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市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在积极谋划落实项目审批、争取国家和省有效投资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在争取国家和省投资项目上有成果。去年以来,我市在重大项目上抓住国家和省审批提速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项目审批。2008年,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及北岸连接线、花凉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准项目建议书;下浒山水库工程通过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评估,南京至安庆城际铁路开工建设。在争取省投资项目中,岳武高速公路、长风港一期、石门湖航道整治、枞阳海螺四期等10余个项目通过省发改委审批。
二是在争取中央和省投资补助上有成绩。去年以来,我市仅通过发改委渠道共争取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13.7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0.57亿元,省级投资3.16亿元。在2008年中央新增1000亿元投资计划中,我市共争取投资3.75亿元,占全省争取中央投资总量的12.42%(全省争取投资总量扣除中央和省直接下达到项目单位的铁路、高速公路等专项资金15.11亿元以外)。通过其它渠道下达的投资项目补助资金也有数亿元。
三是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上有进展。去年以来,我市已向省金融办、省开行上报黄梅戏艺术中心、安庆一水厂异地扩建等18个申请贷款项目,申请开行贷款额度13.5亿元,以上项目都按照开行要求完成了项目可研报告、环评、建设用地、城市规划等手续,进入审贷程序。衔接落实世界银行和外国政府贷款2.5亿元。还加大了银企对接工作力度,通过银企对接共落实贷款53.9亿元。
四是在推进项目工作机制上有完善。去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完善了市级领导分工联系“3231”工程重点项目、园区和重点项目推进、促进投资工作等各种推进机制,特别是完善了重大项目的谋划机制,专门成立了项目谋划小组和办公室,为我市投资项目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是我市项目谋划年,我们将继续抢抓机遇,以谋划促进项目建设;以争取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推动项目建设;以加大融资力度保项目实施。实现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的目标。
健全完善城乡就业服务
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报告摘要】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逐步扩大就业规模。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权威解读】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徐兰生:2008年,我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重点工作均取得积极成效。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2064个,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9.6万人、36.5万人、26.9万人、24.1万人和19.2万人。特别是市劳动部门承担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和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四项民生工程全部提前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
2008年对我市劳动保障工作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农民工返乡潮初露端倪;另一方面,本市一些外向型企业由于出口减少而影响就业,这对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带来了双重压力。为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劳动保障部门专门成立了农民工返乡就业服务领导小组,深入开展调研,及时掌握民工返乡动态。同时通过采取提供信息、场地、培训、资金支持,加大小额贷款发放力度等举措全力支持返乡人员就业和自主创业。另外,我们还出台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险政策等措施,着力帮助本地企业度过难关。
去年以来,我们把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出台了将达到和超过退休年龄的临时工、家属工、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等困难群体纳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等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以政策完善带动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
2009年,劳动保障部门将以统筹城乡、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维护稳定为统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就业、社会保障工作的新挑战,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们今年将重点做到三个结合、四个突破和五个加强。即:将创业与扩大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与园区经济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和提高就业质量紧密结合;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上寻求突破;加强劳动保障执法、基础建设、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窗口建设和队伍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
缓解群众看病难题
【报告摘要】加大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优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启用市紧急救援中心,建成市传染病医院,支持市立医院建设和市第一人民医院东迁规划建设,加快市中医院建设。
【权威解读】市卫生局局长杨金奎:2009年,市卫生部门一是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紧急救援中心、传染病医院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目前,以紧急救援中心为核心的市区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已建立,启用后即可发挥统一指挥调度功能,整合全市急救资源,落实交通事故伤员快速救治新机制,畅通院前急救“绿色通道”,提高我市院前医疗急救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市传染病医院已经建成,即将着手有关组建工作,投入使用后,将对市区传染病病人实行归口管理,传染病规范管理水平将有较大提高。二是抓住机遇,争取项目,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市直医疗机构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用好项目资金,支持市立医院等改革试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应用新的项目,鼓励其做强自身的同时,采取托管、兼并等方式加快发展;市第一人民医院将按照市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决定,做好整体搬迁工程等有关工作,分步实施。市中医医院改扩建项目已获省发改委批准立项,争取国债资金1150万元,拟在原址改造危房,扩建病房;并拟在新区扩建新中医医院,使该院初步具有三级中医院规模;同时,争取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院中药制剂能力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以提高该院中药炮制和制剂能力。市精神病医院改扩建项目正在进一步谋划之中,有望获得较大支持。
完善新农合制度
惠及农村群众
【报告摘要】完善以信息化和办事机构建设为重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权威解读】市卫生局局长杨金奎:2009年,市卫生部门将按照年度计划要求,对全市33所乡镇卫生院、207所村卫生室进行改扩建及标准化建设;改扩建6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3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部分乡镇卫生院添置医疗、办公设备,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卫生支农,培训基层人才,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市级经办和管理机构,完善网络信息平台,开展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试点工作,最大限度地方便参合农民。
2009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年。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全市卫生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厅的领导下,紧密围绕国家及省、市关于卫生工作的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卫生民生工程,不断加强卫生行风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工作,为建立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全市人民健康,构建和谐安庆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