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安庆具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条件

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综合一组在宜调研时指出
安庆不仅有条件加快发展也应该加快发展
杜鹰率队 王三运陪同 朱读稳汇报 肖超英主持汇报会    7月19日,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综合一组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带领下,在宜就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进行调查研究,并听取了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情况汇报。
  杜鹰一行在省长王三运、省政府秘书长方宁、市委书记朱读稳、市长肖超英、常务副市长陶方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一轩、市政府秘书长宋圣军及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下,冒着酷暑到安庆石化考察了油改煤工程和乙苯-苯乙烯工程现场,以及安庆化学工业区、环新集团atg和安徽华茂集团。
  在随后举行的汇报会上,朱读稳就安庆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和初步打算以及有关建议作了专题汇报。肖超英主持了汇报会。
  作为皖江城市带的重要一极,我市主动融入长三角,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践中已取得了初步成效。200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东向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累计利用省外资金722.2亿元,其中从长三角地区共引进资金368.8亿元,承接产业转移所形成的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以上。2007年,我市编制了《安庆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研究提出了未来产业发展总体定位、产业选择和产业布局,明确了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即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聚力做强石化及精细化工、机械及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战略性主导产业;扶持壮大造纸及印刷包装、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建材及新材料和商贸物流等五大拓展性产业;引导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商务会展、环保等四大先导性新型产业。
  在此次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初稿)》中,强调了“强化合肥、芜湖、安庆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把安庆发展摆上应有的位置,这既是安庆人民的期盼,也是科学决策的结果。为更好地建设安庆区域性中心城市,市委、市政府建议国家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进一步支持安庆市域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进一步支持安庆特色重点产业发展;从调动两个积极性的需要出发,强化对产业输入、输出地的政策激励导向。
  通过实地考察和听取汇报,杜鹰对安庆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及城乡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充分肯定安庆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部署中,目标定位准确,思路比较清晰,所提的建议符合安庆发展的实际情况。他指出,安庆在皖江城市带发展中是一个重要节点,国土面积和人口在皖江九市总面积和总人口中分别占21%以上,不论在皖江城市带发展还是在《规划》制定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安庆不仅有条件加快发展,也应该加快发展。
  杜鹰指出,安庆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既处于皖江九市的最上游,又位于皖鄂赣交界处。因而,要在九市承接产业转移中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作用,就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区位优势,做到东西双向开放开发,甚至多向开放开发。他还高度评价了安庆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配套承接、合作承接、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式方法,并指出承接产业转移不是简单地搬过来,而是要加工处理,有所创新,必须要以我为主,要与自己的主导产业结合起来。
  杜鹰强调,作为后发优势的地方,一定要有很好的产业规划。安庆的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做得很好,支柱产业特征明显,石化、机械制造、纺织这三大支柱产业,一定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进一步做好升级换代,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园区是项目的载体和平台,在园区规划中必须要有更为详细、具体的安排;要进一步提升三产的档次,安庆的文化旅游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要做大做强,力争把安庆打造成为长三角的后花园,使之成为长三角旅游休闲的胜地。
  杜鹰还就承接产业转移中体制机制问题指出,要把政府决策、政策和规划的引导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即“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处理好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同时还要积极研究打破行政区划相对封闭的束缚,建立皖江城市带城市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机制。
  王三运在汇报会上也对安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提出了要求,并希望安庆市对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的指示精神深刻领会,想明白,研究透,抓落实。
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综合二组来宜
王三运孙志刚朱读稳肖超英陪同调研    7月17日至18日,以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为组长的国家部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联合调研组综合二组来我市调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三运,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志刚,省政府秘书长方宁,市领导朱读稳、肖超英、康正和、陶方启、丁一轩,市政府秘书长宋圣军及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综合二组一行冒着高温酷暑,先后到安庆规划展馆、环新集团、船用柴油机厂、华茂集团、安庆石化、安庆化学工业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在随后召开的安庆市专题汇报会上,市委书记朱读稳重点就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及今后工作计划作了汇报,并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初稿)》提出了建议。市委副书记、市长肖超英主持汇报会。
  在听取汇报后,范恒山代表联合调研组综合二组对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进一步明确基准点,居高谋划,务实操作;二要进一步把握突破点,放大优势,强化亮点;三要进一步培育增长点,创新管理,优化环境。
  王三运在汇报会上讲话。在充分肯定了我a市近期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各项举措后,王三运强调,面对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决策的重大历史机遇,安庆等不得、慢不得、靠不得。关键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即行动起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高承载能力,科学承接产业转移。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用开放和市场的眼光来谋划发展,使本市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与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紧密结合。(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要充分吃透政策,结合自身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加速产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增强产业配套和服务能力,降低生产要素配置成本,从而强化地区综合竞争力,形成与长三角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配套发展的产业格局。要重点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来看待黄梅戏、发展黄梅戏。要在黄梅戏作品创作、人才培养、精品展示、产业打造等各个方面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切实做大做强黄梅戏产业,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安庆加快发展、追赶跨越的推动力。
  朱读稳在汇报中表示,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既是我市加快追赶跨越的难得机遇,也是我们应尽的发展责任。作为皖江城市带的重要一极,安庆具有承东启西、接转产业的独特区位条件;具有规模承接、集聚发展的承载能力;具有配套承接、互补发展的产业基础,同时安庆已经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我市将更加注重政策引导,更加注重拓展承接平台,更加注重集群承接,更加注重创新承接方式,切实把安庆建设成为长江中下游开放型、多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
  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综合二组在安庆石化调研时,市委常委、安庆石化总经理余夕志陪同调研。
  在宜期间,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综合二组考察了黄梅戏会馆并观看了汇报演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