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人文地理风情 >

“皖”省之源

“皖”省之源

安徽省简称为皖,又称八皖,是有历史根源的.

在安徽省境内的潜山县,有座天柱山;历有潜山、皖山、皖公山、万岁山诸名。天柱峰深踞群山之中,峰顶拔尖,故称“潜(尖)山”。西周时天柱山一带册封过一个由皖伯作领主的皖国,故改为“皖山”,皖,原有美好、明媚的意思,安徽省简称为皖,亦由来于皖山、皖水。相传皖伯执政时,体察民情,施以德政,后人为纪念他,又改皖山为“皖公山”。旧传,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冬,汉武帝南巡,亲临皖山设台祭岳,百姓高呼万岁,故也有“万岁山”之称。后来汉宣帝又敕封天柱山为“南岳”,从此名声远扬。至于湖南的南岳衡山则是以后的事了。

“八皖”作为安徽省的代名词,常见于诗词、楹联作品之中。那么安徽省为什么又可称为“八皖”呢?这要从安徽建省说起。

据《清史稿》记载:清初以前,安徽、江苏(包括现在的上海市)是一个省——江南省。到康熙六年(1667),清政府为了减轻“吏事繁冗”,把江南省一分为两,设安徽、江苏两省;乾隆二十五年(1760),又正式定省会于安庆府治怀宁(即现在的安庆市)。雍正十三年(1735)以后,安徽省由原管辖的七个府,三个直隶州,增至八个府(即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颍州)和五个直隶州(即滁州、和州、广德、六安、泗州)。这样,人们便把拥有八个府的安徽称为“八皖”。

在中国,类似这样称谓的还有好几个省。如福建称“八闽”,广西称“八桂”,湖南称“三湘”,陕西称“三秦”等等。

宿松县文昌殿有一副联:“凿山外,耸出文峰,星入文昌,八皖文光射牛斗;大江中,凭临天堑,势参天半,一枝天柱拱龙湖”。作者贺欣是前清进士,那时候他就用了“八皖”一词,可见“皖”或“八皖”作为安徽的简称,由来已经很久了。(摘自天柱山官方网留言版)

关键词:

本月热点资讯

自定义Html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