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快讯 >

我市农村公路发展综述

 

太湖县的马滑公路。  记者 叶竞 摄

 无论是大别山区,还是长江岸边;无论是繁华集镇,还是偏远村组,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网络相连,不仅成为沟通城乡经济的脉络,而且成了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一条条起伏有致、高低错落的柏油路,如同一条条墨色玉带,“飘舞”在山间、田间,也“飘舞”在人们心间。数十万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后面的山里人终于圆了“打开山门”的梦,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走入了外边的世界,融入了外边的世界。
农村的“致富路”
  “这路修得太好了,卖鱼一点不愁,早上从湖里网的活鱼,中午就能上城里人的餐桌,而且价格也翻了好几番。”姜成乐高兴地对记者说。
  姜成乐是太湖县新仓镇团湖村有名的养鱼大户。以前,由于泥巴路不好走,活鱼运到县城需要两个小时,至少死掉三分之二,还卖不上价钱。2010年,村里通上水泥路后,他特意买了一辆二手车,现在将鱼运到县城只要40分钟。今年元旦假期,他的鲜鱼生意特别好,每天跑上两三趟还供不应求。
  “以前山上的茶叶、板栗,在没修路以前,没人来收,荒在深山里,忙到头还白糟蹋了。这回好了,大车直接开到我们家门口来收购。”看着家门口平整宽阔的水泥路,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农民储国富也很开心。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投资32亿元,改造农村公路9800公里,其中村村通水泥(油)路里程6775.6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县乡公路全面黑色化。农村公路改变了农民兄弟的生活,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也给农村带来新气象。望江县太慈镇盛产棉花,过去出入村庄地头全是狭窄的泥巴路,车子开不进,棉花出不去,棉农看着白花花的棉花怎么也高兴不起。如今一条条通村达组的水泥路建好了,一些客商也看到了这里的商机,纷纷开车来村收购棉花,该乡一下子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乡。一幢幢整齐划一的楼房竖起来了,农民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桥梁建设暖人心
  “老百姓到镇上赶集,娃娃上学,以前遇到风雨天过河简直就像是把生命顶在风口浪尖上,想想都后怕。弥陀大桥的建成,我们老百姓再也不用赤着脚过河了,想什么时候到镇都可以了。”太湖县弥陀镇安乐村老支书胡诗平喜笑颜开地告诉记者。
  “十一五”期间,全市扎实推进危桥改造和渡改桥工程。5年间,新建农村公路桥梁754座,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8座。一个个危桥改造工程的完成,一座座渡改桥项目的建成,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桥梁承载能力,让广大农民弟兄的梦想得以实现。桥,真正修到了农民的心坎上;桥,真正让农民兄弟得到了实惠。
客运网络更方便
  “现在农村客运巴士直接开到了家门口,一个个崭新实用的候车亭的建成,使我们晴天不怕太阳晒,雨天不怕雨水淋。现如今的客运车每半小时一班,我们进城串乡再也不用愁了。”宿松县陈汉乡独山村村民徐巨华心怀感慨地说。
  “十一五”期间,我市加大了农村客运站、候车亭的建设力度,新建农村客运站126个,停车亭和招呼站790个,通过完善客运基础建设方便了百姓的生活。
  “这几年,要说变化,农村公路变化最大。”农村群众最能体会到这一点。刚刚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农村公路发展腾飞的五年。至2010年底,全市农村公路达13543公里,公路密度达到97.27公里/百平方公里。一张巨大的畅城乡、通乡村、达村组的地方公路网,成为名副其实的“方便路”、“经济路”、“旅游路”、“通达路”和“致富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