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底,我市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农民工达34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有针对性的举措、主动服务本地企业用工的行动等,正在发挥出积极的成效。 据市人社局负责人分析认为,目前,我市出现的部分企业结构性用工短缺问题,主要原因是,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县域经济发展活跃,尤其是在经济回升向好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大背景下,各地用工需求增长迅速,加上新春伊始,部分新开工企业新建或扩建项目陆续上马,以及部分企业春节后正常招聘员工等造成的。但随着一系列措施推出和实施,以及时间的推移,我市结构性用工短缺现象将得到改善,并逐步实现基本平衡。 开展调查摸底 掌握供求状况 自去年12月份至今年2月份,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先后三次开展了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及时掌握了2011年春季本地企业招工人数和对年龄、技能、文化等方面的要求。据市就业局初步统计,到2月15日,全市企业登记用工需求为4.8万人,用工需求的岗位工种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加工、电子装配、机械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就业相对不够稳定的商贸物流类企业。与此同时,市人社部门开展了对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信息调查,摸清了本地区人力资源状况,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加强信息传递 发布就业信息 全市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针对来得早、来得猛的用工短缺现象,主动收集发布企业空岗信息,积极提高信息质量,拓展信息发布渠道。望江县将招聘信息制作成挂历,免费发放;潜山县利用县城大型电子显示屏和手机短信,每天滚动发布用工信息,并制作了10万份招工年历送到百姓家中;怀宁县将招工信息制作成海报通过邮政投递到千家万户。市劳动就业局除在平面媒体刊登全市用工信息外,还在安庆就业网、安庆劳务输出网建立全市统一的岗位信息网上查询平台,并及时发布本地区重点职业工种和紧缺工种工资指导价位信息。 开展用工指导 改善用工环境 改善用工环境,提高收入水平,是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的关键所在。今年来,我市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积极开展用工指导,为求职者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提高了对接成功率。潜山、宿松、望江等县及时开展服务企业用工专项活动,重点对招工不足的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引导企业根据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和自身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薪酬待遇,增强岗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全市各地还及时发布了工资指导线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以增强岗位的稳定性。同时,开展了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益的“春暖行动”,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资公平决定机制,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帮助企业改善用工管理,完善劳动规章制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截至2月28日,全市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举办招聘会近百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达10.4万个,为促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有效对接,及时缓解本地企业用工短缺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