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时没水灌溉,涝时积水排不出去,大观区海口镇保婴村长期身处农业基础设施缺失带来的困境中。为了改善这一局面,从去年5月份开始,该村开渠4000米,打通了900余亩农田的“生命脉络”。
近日,记者在大观区海口镇保婴村看到,一条长达1200米的抗旱渠在碧绿的油菜田里蜿蜒穿过。“这是我们的引水渠,干旱的时候只要装上水泵就可以使用了。”村民陈富强高兴地告诉记者,在村子的另外一边,还有一条长达2800米的排涝渠,已经开通、清淤完成,“再遇到洪水灾害的时候,不怕内涝了。”
据了解,保婴村四面环水,土壤是富含有机质的泥沙土,非常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但1998年的洪涝灾害让农业基础设施破坏严重,村民们身处村中,灌溉农田用不上长江水,一旦遇到大雨,内涝又排不出去,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修建水利设施迫在眉睫。
“通过相关单位的帮扶、财政奖补和村民集资,去年5月份我们就开始修建引水渠。到10月份修建成功。”保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余浩敏介绍说,排水渠则是从去年年底开始修建。他说,随着这长达4000米的水利设施投入使用,他将带领村民依托海口镇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让村民们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