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海军4812厂和华茂集团研制非晶软磁材料及非晶软磁制造设备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计划近期正式投产。这一突破为这两家大型企业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标志着我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五年前的安庆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这一目标任务。五年来,市委市政府正确认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致力推动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市工业经济表现为量的巨大积累和质的快速提高,基础更加完善,生产力布局日趋合理,运行质量逐步提高,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年均增速超过20%
五年来,我市工业经济每年的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超过全省平均增长水平。特别是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现价产值1349.4亿元,同比增长43.7%;实现工业增加值368.6亿元,同比增长25%,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6.12%,第二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1%。今年1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产值652亿元,同比增长43.1%。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67.2亿元,同比增长17.7%。
技术创新成果丰硕
五年来,我市共完成工业投资1109.5亿元,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7%,石化油改煤、华茂紧密纺、海螺水泥、大发柴油机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共实施技术创新项目560项,开发新产品、新技术2020项;完成了102户国有中小工业企业、171户国有和集体中小企业的改革改制任务,使企业体制、机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由2005年的1.372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1.078吨标准煤,累计下降21.32%;全市新增私营企业3335户,年均增长15.3%。
支柱产业不断壮大
五年时间里,我市坚持壮大骨干龙头企业,不断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形成了以安庆石化、华茂集团、环新集团、海螺集团等为龙头的石油化工、纺织、汽车零部件、建材等支柱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68家;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围绕加快推进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建设,加大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全市累计完成技改投资637亿元。坚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不断推进非公经济迈上新台阶,到去年底,全市私营企业达17193户,个体工商户达145873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总量的75%以上;坚持提升园区平台载体作用,强化园区项目承载和服务能力,发挥产业集聚和带动功能,形成了以园区为载体,以骨干企业为支撑,带动工业集约化发展的格局。
五年时间里,我市打造出了一大批无论产能还是质量均在国内外居于前列的工业产品,“安庆制造”大步地走向了国内外。华茂集团棉纱被誉为“中国棉纱质量的榜样”;曙光化工集团氰化钠产能亚洲第一,销售量占国内市场份额三分之一以上;安庆车桥厂叉车转向桥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安徽金光机械公司凸轮轴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桐城鸿润集团羽绒被生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24%以上;安庆安簧汽车零部件公司汽车板簧、转向节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和15%……
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内一家钢铁加工企业正在生产高速线材。 叶竞 杨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