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记者行:在希望的田野上
种蘑菇的大学生
□ 闻胜海 江露露 文/图
新学期开始,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纷纷出去实习了,可2009级学生喻媛媛却留在了学校里。
原来,从去年11月份起,她在学校的扶持下,在校内园林园艺实训基地搞起了食用菌种植,自己创业当起了老板。
喻媛媛学的是植物保护专业,在校成绩一直优秀,本可以去大城市找份不错的工作。“要想在城市扎根不容易,我们农村许多人到大城市做事,把孩子、老人留在家里。我不愿意那样生活,我想做个幸福的新型农民。”
喻媛媛说,她的哥哥和妹妹都在北京打工,一年就春节见上一次。如今国家大力振兴新农村建设,在学校浓厚的创业氛围的影响下,她早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亲人和乡亲们回归久违的乡土,做新农村的主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她决心种植食用菌。
喻媛媛家住太湖县小池镇。去年一次回家,正巧碰上母亲采了当地特有的一种蘑菇,母亲问学植物保护的她这种蘑菇的名字。喻媛媛不知道就带到学校给老师看,老师告诉她,这种蘑菇叫铜绿松乳菇,因为味道鲜美,又较为少见,在太湖当地能卖二十多元一斤,在江浙城市每斤售价更是高达六七十元,潜在经济价值可观。但因为与松树共生的机理尚未被研究清楚,目前松乳菇的人工种植还很困难,这让想种植铜绿松乳菇的喻媛媛有些失望。不过老师建议她,只要有兴趣,创业可以从种植其他容易培育的菌种入手,学院可以给她支持。
在技术方面,学校老师中就有食用菌方面的专家,对普通食用菌种植技术十分精通,最近已把铜绿松乳菇的驯化作为研究对象;在硬件设施方面,学院在园林园艺实训基地上给喻媛媛划一块一百平方米的土地,为她搭好塑料大棚,还给了她一间办公室;在人手方面,学院成立了食用菌栽培兴趣小组,给她找来了好多帮手。
有了学校老师的支持,喻媛媛胆子壮了,决定从最常见的平菇入手。去年11月中旬,她自己买来了菌种和材料,在老师的亲手指导下开始了尝试。
“尽管创业比就业有前途,但是大学生当老板不容易。要有资金,有技术;要抓管理,又要搞销售,哪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喻媛媛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因为天气变化快,通风没及时跟上,第一茬平菇生长得不理想。经过及时改进,第二茬已经好多了;接下来,销售市场是她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想先找几个菜市场的批发商,等产量大了,再寻找更好的销路。”喻媛媛说。
记者从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目前他们已将食用菌培植创业列入了安徽省农林类卓越技能型人才创新实验区研究项目,将给予喻媛媛更多的技术、设备和资金支持;待她毕业后,双方将以校中厂的形式继续合作。校方希望喻媛媛可以稳定平菇生产,打开销售门路,增加香菇、草菇、茶树菇、木耳、灵芝等新品种的种植,把创业大棚变成同学们的实习基地。
今年,学院又给喻媛媛增加了300平方米的种植大棚,喻媛媛准备种植一批高温平菇品种和草菇。“虽然目前还没有营利,但这几个月的收获还是挺大的。”她充满信心地说,“有大家的支持,我想我一定能克服困难,带好学弟学妹,好好回报老师和学校。”
这个月,喻媛媛种植的第一批平菇开始出棚销售了。
“科技之春”暖民心
□ 曹传林 汪秀兵
“程技术员,我们种植的油菜植株矮小、长势弱、老叶变黄,并逐步向新叶发展的现象,该怎么办呢?”日前,太湖县江塘乡农业技术员程三楼深入田间地头查看油菜长势时,几个农民迎上来询问一些油菜生长方面的问题。站在农户地头,程三楼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应对。
程三楼告诉记者,像这样到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农民种植,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他们乡7名农业技术员,就有5名技术员的工作地点在田间地头和农民家里。
虽然当天下着小雨,但记者看到,来现场向程三楼“取经”的农民就有十多人。农民一串串的问题接踵而来,程三楼一边拿起铁铲教农民如何清沟沥水,以便治疗油菜烂根烂茎问题;一边向农民解说对于油菜植株矮小、长势弱、老叶变黄等症状。“目前雨水较多,要注意开沟排水,而且由于现在气温低,要多施农家肥,并做好培土,给油菜苗起到保温作用……”程三楼提醒道。
“深入田间地头查看油菜长势,指导农民种植,这只是我们开展的‘科技之春’的一部分。”程三楼说,今年2月以来,太湖县开展了科技下乡、对农民农业生产进行“三包”服务,每个技术员分片包干,至少与20户农民签订“三包”协议,其中包括“包选种”、“包技术”和“包风险”;也就是说,帮助农民选种、为农民提供全程种植技术支持;一旦农民购买的种子出现问题,其风险由农业技术人员承担,为的是不让农民种植生产输在起跑线上,为将来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今年年初,仅太湖县江塘乡就邀请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6名教授,来到农村田间地头,面对面给农民讲解种植方面的技术,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免费发放了农技材料1000多份。
新农民和他的“开心农场”
□ 陈俊 徐基松 文/图
虚拟版的“开心农场”相信很多人都玩过,然而现实版的“开心农场”玩过的人恐怕寥寥无几。阳春三月,记者来到桐城市新渡镇香山村,走进这座由当代新型农民打造的现实版“开心农场”。
虽正值乍暖还寒之时,但这片占地近2000亩的生态农业基地已是繁忙一片。麦田里,农民们正在给小麦施肥;鱼塘边,农家大嫂正给鱼儿投放食物;蔬菜大棚内,菜农忙着采摘新鲜的辣椒和菠菜,播种下一茬菜苗。
“左边是400亩的小麦和1000亩的水稻,那边树林是养鸡场,这边就是黑猪养殖厂了。”基地投资人龙启斌边介绍边告诉记者,多年前他心中就有一个梦想———经营自己的无公害农场,源源不断地将新鲜蔬菜、瓜果、肉食输送到城市的居民手中。而如今,他的梦想实现了。
龙启斌说,为了让基地实现优质高效发展,去年他让基地100名传统劳作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民工培训”,解决了不少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公司在政策和科技两大“主心骨”的支撑下,目前产值已达1600万元。“温度、光照、肥料都讲究着呢,以前哪知道那么多。”正忙着给小麦施肥的农工严壮笑着说。
据桐城市农委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桐城市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仅去年就向省农委争取了322.9万元的培训补贴资金,安排了9610人参加了新型农民培训,培训内容含水稻、棉花、茶叶、蔬菜、渔业、生猪和蛋鸭养殖等六大行业;80%的学员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已成为当地科技致富带头人和种养大户。
“近几年像龙启斌这样的大户不断涌现,而由新型农民打造的现实版‘开心农场’也将越来越多。”据悉,随着农业税的全免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各项惠农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桐城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已达300多家,去年农产品加工值达80.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8787元,同比增长22.9%,已连续九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农技人员指导春季小麦田间管理。
种粮大“钱途” 孬地变良田
□ 刘伟 张培农
如今,农村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在家种田,而今年41岁的徐福运却一心一意当农民种粮食,不仅成了“全国种粮大户”,还获得了国务院奖励的一台价值20万元的东方红拖拉机。
“很多人认为当农民收入不高,其实种粮照样有大‘钱途’”怀宁县黄墩镇黄墩居委会种粮大户徐福运说,2002年10月,徐福运得知怀宁县黄墩镇正在黄墩大畈及周边开展农田改造和土地平整的消息后,从老家六安农村来到怀宁县黄墩镇定居下来,着手开展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活动,与农户签订协议承包了上千亩土地,并以当时最高价格计付田租,对承包的田地进行二次开发。两年时间里,徐福运彻底改造了千余亩低产田,将其变成“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沟相连”的高标准良田;他所承包的田地效益也开始显现,实现年收入25万元,吸引了众多农民前来黄墩镇及周边地区承包田地,当地土地流转工作迅速红火起来。
尝到甜头的徐福运开始逐年增加承包面积,并与粮食部门签订销售合同,实行订单式生产。到2010年,徐福运承包土地1580亩,共生产粮食1230吨,实现收入95万元;2011年承包土地达到,2020亩,共生产粮食1700吨,实现收入120万元。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徐福运之所以能种粮致富,一方面,在粮食生产过程中,他注重学习运用新型实用农业技术,引进和种植优质高产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粮食生产水平不断上新台阶;2011年水稻平均亩产600公斤、小麦亩产300公斤,超过当地平均水平100公斤。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惠农政策,近年来徐福运购买了近百万元农机设备,国家给他发放农机补贴资金就达20多万元,这就大大提高徐福运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的信心。
今年,徐福运又有了新的打算。他承包了三千多亩土地种植水稻和小麦,还打算投入200万元,购买四台粮食烘干设备,成立农机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民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之路。
相关新闻
- 我市将倾力打造“文化安庆”(2012-3-22 17:31:22)
- 罗马瑞达壁纸被曝“假”意大利品牌(2012-3-22 17:31:05)
- 近期我市叶类菜价格便宜了(2012-3-22 17:30:06)
- 全市民生工程和居民收入倍增会议召开(2012-3-21 19:25:40)
- 成品油价调整市区各加油站点供应平稳(2012-3-21 19:25:03)
- 恒大地产成都大邑凤凰旅游项目屡被叫停屡(2012-3-21 19:24:48)
- 被迫消费的“温柔一刀”防不胜防(2012-3-21 19:20:54)
- 孩子,你们的世界里有我们(2012-3-20 18:06:31)
- 危房变新房 村庄美如画(2012-3-20 18:06:03)
- 市人大调研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2012-3-20 18: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