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黄梅戏文化生机无限
地因物而显,物因人而名。提到安庆,人们常常想起桐城学派、六尺巷、陈独秀,安庆人杰地灵,文化博大精深;提起安庆的文化,人们总会想起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这样的精品剧目人们耳熟能详,“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几乎家喻户晓;而一提起黄梅戏,人们又会联想到严凤英,12岁拜师学艺,16岁成名,然而,天妒英才,38岁就含恨长眠。
记得小时候看过电视剧《严凤英》,尽管那时对剧情不甚理解,但看到严凤英含恨而死,死后还要被剖腹查找“敌特电台”,幼小的心灵仍然产生了强烈的悲悯之情。也许从那时起,我对黄梅戏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才知道,也正是在这个时期,黄梅戏迎来了第二次辉煌,老一辈黄梅戏艺术家焕发青春,新一批黄梅戏人才脱颖而出,一部部电视剧将黄梅戏带入寻常百姓家庭,全国许多地区相继成立了专业的黄梅戏剧团,黄梅戏逐渐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剧种,其爱好者遍布五湖四海。
为了更好地传播、继承、弘扬黄梅戏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安庆市还创办了全国首个以戏剧为主题的国家级戏剧博物馆——黄梅戏博物馆,这是泽被后世、功德无量的举措。馆内不仅展示了相关文物,还充分发挥现代光电技术的优势,布置了农村露天电影再现等场景,、老式放映机、黑白银幕……置身于此,仿佛重回儿时看戏场景。
安徽省和安庆市将黄梅戏的发展列为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为了扩大影响力,安庆市政府自1992年到现在,已连续举办四届黄梅戏艺术节。中国戏曲百花园中,黄梅戏枝繁叶茂,生机无限。(安徽科技报编辑 王君)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 王永山用诚信演绎新徽商的传奇人生(2012-5-28 22:28:12)
- “禁噪期”娱乐场所仍在“制噪”(2012-5-28 22:27:42)
- 兑换券为何难以兑换?(2012-5-28 22:27:26)
- 家具成“易碎品” 物流公司拒赔(2012-5-28 22:27:08)
- 街头巷尾 长裙飘飘(2012-5-28 22:26:48)
- 88岁老人照顾儿孙十余载(2012-5-28 22:26:24)
- 我市婚姻登记启用统一标识(2012-5-28 22:26:06)
- 海口镇新建一座排涝站解决农田排涝问题(2012-5-28 22:25:50)
- 失散17年姐弟团聚时抱头痛哭(2012-5-28 22:25:11)
- “推拿专家”竟是地道的农民(2012-5-26 19:26:47)
更多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 女婿借钱不还拳脚相向岳父诉诸法院
- 安庆一三轮摩托坠桥与火车相撞
- 一只碗引发血案七旬老妇倒在棍下
- 伪造印章骗取4万外地逃犯宜城落网
- 以助考公务员为由骗钱6年后落网
- 安庆警方抓获多名传销头目
- 安庆中信宾馆街头摆放“艳照”影响市容
- “闪婚”最终成“散婚”
- 枞阳县自来水厂发生液氯泄漏事故
- 客运车辆为拉客城内蜗行一个小时
- 太湖县徐桥镇6人因雷击致死
- 8人驻沪作案百起盗窃财物近百万
- 枞阳“8·13”特大放火杀人案告破
- 两省警方携手打掉流窜诈骗团伙
- 三峡移民与石化项目征迁群众联欢
- 4名武汉籍女子在宿松吸毒被查获
- 怀宁206国道三车连撞1人当场死亡
- 闹市一神秘男子上交23发军用子弹
- 一男子跳楼只为1.3万买来空号手机卡
- 安庆三名“的姐”遭抢劫警方发出预警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