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全面宣传党的十六大以来安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生动展示科学发展成功实践,充分反映科学发展给全市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坚定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推进“四个安庆”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安庆日报社组织记者采写安庆建设的“大产业篇、大企业篇、大平台篇、大项目篇、大和谐篇、大保障篇”六大系列稿件,自今日起在《安庆日报》与安庆新闻网“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专栏中陆续推出,敬请读者关注。
2011年10月,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的首个项目———年产6000万米高档印染面料项目投入试生产,当年投产当年创效。今年以来,年产4500万米高档色织面料项目、年产3600万米高档印染项目先后在工业城内开工建设,都可望在年内投产;工业用水及污水处理一期项目即将动工建设;工业城创新创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正在洽谈之中。
从2011年1月11日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依托华茂集团技术、管理和品牌等综合优势,围绕华茂纺织产业链,通过独资、合资、引资等方式,建设高标准的园区,吸引了欧洲、亚洲和国内知名企业来此合作发展。一年多时间,一系列重大项目先后落户、快速推进和顺利投产。在不久的将来,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将形成从棉花生产到服装加工,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纺织服装基地。
建设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是我市依托华茂集团,延伸服装产业链,打造千亿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举措。在工业城规划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华茂集团自身也没有停止不断超越自我、勇攀高峰的步伐。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已实现连续第38年盈利增长的华茂集团发展最快的十年。特别是近三年来,在人民币升值、生产经营成本大幅上升的严峻形势下,华茂集团仍然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最高水平,居安徽省企业100强第52位。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接连冲击,华茂积极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分别向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华茂集团员工竞买联合体转让39%和5%的国有股权,成功实现资产重组。
十年来,清钢联、精梳机、紧密纺等先进设备纷纷落户华茂。持续有效的技术创新,使华茂纱线质量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坯布“四分制”下机一等品率达80%以上,成为“全国纺织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被中国棉纺行业协会授予“中国棉纺织精品生产基地”称号。目前公司拥有纱锭50万枚,无梭织机1000台,可年产6—330支高档纱线5.5万吨,120—360厘米幅宽高档坯布8000余万米。纱线和坯布产品双双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等称号,产品质量始终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远销日本、意大利、德国、香港等高端市场,与国内外众多品牌企业产品相配套。2011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视察华茂时称赞:“华茂不愧为中国棉纺织行业NO.1”。
十年来,随着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快速提升,华茂逐步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优势。华茂与经纬纺机合作对国产成套纺纱设备的技术改进荣获首届全国纺织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与安庆4812厂合作研制的高新技术非晶软磁材料和非晶软磁制带设备,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迈出关键性步伐;在服装加工、面料印染、精细化融合以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华茂不断自主创新并形成了核心技术;为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今年华茂全力以赴地争创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最终跻身全国第十八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填补了我市空白。最近,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权威报告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2012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报告”发布,华茂摘得了“中国纺织行业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排名”第一。
安徽华茂集团七分厂生产车间 王政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