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学大师”魂归故里
1955年,被称为现代文学史“章回小说大家”的张恨水生平最后一次回到故乡安庆市潜山县;直到12年后在北京逝世,老人再没回过故乡,回到潜山入土为安是张恨水先生的夙愿。2009年8月28日,为张恨水骨灰还乡一事牵线的华侨张国强等人来到潜山后,潜山县对此非常重视,并要求相关部门抓紧作出详细规划,并由政府拿出专门资金扶持。经过不懈努力,张恨水先生的骨灰将于今年9月21日迁到新建的张恨水墓园安葬,一圆老先生的回乡梦。
为接先生“回家”争取20年
张恨水先生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7月24日,潜山县博物馆馆长李丁生告诉记者,1955年,先生生平最后一次回到故乡安庆市潜山县后,就再没回过故乡。1967年2月15日,张恨水在北京去世,被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文革期间,张恨水的骨灰从墓中取出,此后一直藏在张恨水四子张伍的家中。
李馆长介绍,名人故居、墓园等实景是一个城市的特殊坐标,是不可再生的宝贵人文资源;对于潜山县来说,张恨水先生就是一张珍贵的文化名片。潜山县早在1992年便联系张恨水的后人,积极争取张恨水“回家”。
“我们一直将此事作为一件很隆重的大事来办,从潜山县的整体规划考虑如何建设张恨水文化园,但这么多年来规划一直没有做好,导致当时张恨水的后人误以为我们没有诚意。”李丁生说。
北京、合肥都曾伸出橄榄枝
据了解,就在潜山县努力争取先生“回家”的同时,北京十三陵公墓、合肥名人墓园都曾非常有诚意地联系张恨水的后人,希望能将先生的骨灰留在他们那里。
李馆长告诉记者,由于张恨水先生身前有叶落归根的遗愿,其子女也很希望父亲能魂归故里,一直没有答应其他各方的邀请。而近年来,潜山县委、县政府再次加大了争取先生“回家”的力度,拿出了数百万元资金,并多次派人和张恨水的后人接触沟通,听取他们的建议。
在此期间,省政府也给予了潜山县很大的支持,并解决了张恨水墓园部分的建设资金缺口问题。
后人将捐赠大量张恨水遗物
李馆长说,潜山县政府为张恨水墓园的选址曾三易其地,最后在张恨水后人的建议下,选中了潜山县博物馆内西侧的一块土地,规划占地698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总投资480万元,内设陈列馆、墓室、铜铸像、恨水亭等。
目前张恨水墓园正在建设之中,经过和张恨水家人的协商,定于今年9月21日将张恨水的骨灰迁到新建的张恨水墓园安葬。而张恨水的四儿子张伍表示,届时他将首批赠送2千册的《四库备要》给博物馆,这是张恨水先生最爱看的书也是他临终前看的书。之后,张恨水的家人还将陆续捐赠张恨水的遗物,张恨水的子女也正在整理张恨水的作品,整理好后将每个版本的书籍捐赠博物馆各一套。
墓园以先生诗句为设计理念
记者了解到,张恨水墓园位于潜山县博物馆内西侧,这里原是博物馆的盆景园,整个墓园坐南向北,背靠山脉,前有水池,左右环抱。
7月24日,记者在现场看见,墓园目前正在进行土建工程,陈列馆已经竖起了脚手架。据李丁生介绍,张恨水第二个夫人所生的女儿张明明在规划张恨水墓园时曾提出,张恨水是布衣作家,喜爱宁静的生活,因此墓园的规模不要大,要显得肃穆宁静就好。
据介绍,张恨水的墓园景观规划由同济大学设计,以张恨水题画中的诗句“看云小息长松下,自向渔矶扫绿苔”为设计理念和布局意境,努力营造出张恨水心中的诗情画意。墓园纪念馆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为单层坡屋顶建筑,突出传统民居的特点;纪念馆设两个展厅,主展厅面积160平方米,次展厅面积63平方米,分别展出张恨水的文学成就和人生历程及遗物。墓地部分位于陈列馆南侧,将以松竹为背景,墓碑采用雕塑与陵墓相结合方式。另外,墓园还将建设一间书房,书房内的陈列仿张恨水故居的书房,并制作原人大小的张恨水蜡像,展现其文学创作时的情景。
相关新闻
- 我市对占道经营进行集中整治(2012-7-26 22:38:34)
- 安庆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2012-7-25 17:48:56)
- 冒高温抢装路灯(2012-7-25 17:48:36)
- 安庆市财政局加强廉政制度机制建设(2012-7-25 17:48:20)
- 上半年安庆招商引资任务实现“双过半”(2012-7-25 17:47:58)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2012-7-25 17:47:44)
- 捐购一份“包裹” 奉献一片爱心(2012-7-25 17:47:24)
- 安庆明月清风廉政文化主题公园开园(2012-7-25 17:46:55)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高干会址重修项目启动(2012-7-23 21:05:20)
- 宁安铁路安庆长江大桥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12-7-23 2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