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快讯 >

安庆开发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引擎

 8月22日,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首套出口移动箱式电站项目对外成功交验,实现了公司陆用电站项目零的突破。由世界航运市场向陆用市场的转型,是在全球经济大环境趋缓形势下,该公司实现调结构的一大举措。多年来,该公司的快速发展一直得益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大平台,开发区对于公司的用地、资金、政策等方面起到了支撑作用。
  20年前的8月8日,伴随着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东风,一群满怀希望和激情的建设者,带着2800万元财政借款,来到安庆北郊的田野上,铲起了第一锹土。20年间,建设者们用智慧、汗水和青春,艰辛拓荒、建城、兴业,吹响了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腾飞的号角。2010年成功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引擎、大平台。
  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从1992年启动一期,到2002年北扩二期,从2006年挥师东进,到2007年拓展罗冲工业园,安庆开发区经历了艰难启动、建设扩张、产业引领三段发展历程,目前全区面积达到50.1平方公里。安庆开发区已建成一二期和罗冲工业园,形成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成为推动安庆新型城镇化和“大宜城”建设的主力。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工业总产值从建区伊始的7000万元,跃升至2011年的371亿元,增长522倍;财政收入从1996年的1100万元,攀升到2011年的12亿元,增长109倍。尤其是近十年来,安庆开发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858亿元、财政收入66.4亿元、进出口11.7亿美元,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占全市1/3以上,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安庆开发区已经形成了汽车零部件、船舶设备、机械装备等支柱产业,其中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中度达45%;拥有一批具有显著竞争力的企业,如环新、安柴、华茂、安簧、恒昌、合叉等骨干企业,它们正在挑起百亿乃至更高亿级产业发展的大梁。特别是随着该区西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重大服务业项目的动工建设,正式拉开了安庆开发区“两个基地”建设的序幕,也为“十二五”末建成千亿园区提供了可能。
  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从起步之初的“三个一起上,低门槛撬动发展”,到新时期的“坚持三高要求,产业引领发展”;从侧重硬环境建设,到更加注重软环境打造,形成“以情招商、以利惠商、以法护商、以诚引商”服务发展环境;从漫天撒网,到精准招商,安庆开发区走过了一段在探索中成熟、在成熟中继续探索的开放之路。截至目前,已累计批准进区项目617个,投资总额377.1亿元,其中外资项目143个,协议投资总额19.12亿美元,全省合资企业的典范———环新集团旗下的六家合资企业组成了安庆开发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2011年引进的马克柴油机项目,结束安庆没有世界500强工业企业直接投资的历史。招商引资做大做强了开发区的产业基础,推动了开发区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使之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
  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安庆开发区已成为全市科技孵化基地,全区拥有12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实施包括国家“863”计划在内的各类科技项目226项,国家级安庆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正在依托该区打造,创新驱动于今年已升级为全区战略,成为推动开发区努力攀登的强大力量。传统产业在自主创新的号角声中加速转型提升,一批创新成果成为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抢占行业制高点的利器,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正在成长为各自领域的“领头羊”。创新,正在塑造安庆开发区竞争的新优势。

 

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远眺。 王政 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