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一位普通女工,在遇到车祸生命垂危时,医院组织相关科室的专家,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面对血液紧张、特效药品缺乏的困境,医生、患者亲属和单位同事、社会上好心人各尽所能,齐心协力,演绎了一场挽救生命的接力赛。
母女晚间散步 突遇车祸
伍海燕今年31岁,在安庆市烟草公司枞阳县烟草专卖局工作。9月9日晚8时许,她带着5岁的女儿在枞阳县城一广场附近散步。走着,走着,突然一辆小轿车快速驶来,由于躲闪不及,母女两人都被撞倒在地。
被送往枞阳县医院抢救时,伍海燕的神智还算比较清醒,她始终担心的是女儿的伤情。医生在对母女俩的检查过程中,认为伍海燕的女儿伤势较为严重,建议送到安庆市大医院进行治疗。
伍海燕母女俩被救护车送到安庆市立医院急诊中心已是当天晚上11时30分,伍海燕的女儿经过医务人员的全力救治,已无大碍。而医生在对伍海燕进行检查时,发现其伤势要比她的女儿严重得多。次日凌晨4时许,伍海燕出现大出血、长时间地昏迷。
9月25日上午,市立医院急诊中心主任方长太向记者介绍说,9月10日凌晨接到值班医生的电话后,外科主任从家中连忙赶到医院。发现伤者伍海燕已呈休克状态,血压只有75/36mmHg,呼吸急促,心率增快,口唇苍白,病情十分危险。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伍海燕的病情越来越危险,相关科室专家为此进行了二次会诊,诊断为:盆腔内出血、失血性休克、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专家认为,手术风险极高,不手术则必死无疑。最终做出了手术方案。
一人有难 八方伸手相助
根据伍海燕的伤病,医院需要大量用血,而伍海燕血型又为AB型,这种血型的血源很紧张。正当病人家属一筹莫展的时候,伍海燕所在的单位和其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共安排几十名职工赶到安庆血站采血点献血,用自己一份爱挽救自己同事和“姐妹”的年轻生命。事后记者了解到,伍海燕累计用血量达到10600ml,等于把全身的血液换了两次。安庆血站采血点的工作人员感叹道:“像这样的情况十分少见,我们十分感动,也很敬佩。”
血源虽然解决了,可伍海燕手术治疗中必须要用的特效止血药“重组人活化凝血因子Ⅶ”,医院却断缺。这种进口特效止血药不但安庆地区没有,就连华东地区也很难寻,而这种药又必不可少,可能是救治伍海燕的最后希望。
怎么办?一边是医院多渠道进行联系,一边是家属方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向全国各大医院和知名药店进行求助。合肥市解放军105医院在得知伍海燕的情况后,将最后仅存的3只药剂拿了出来,北京一家部队医院也把仅剩的6只药剂,分出了一半。伍海燕的家属通过当地的熟人和亲友以最快的速度,把救命药品送到了安庆。
让人特别感动的是,伍海燕离异后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家庭条件不太好,肇事车辆驾驶员只能支付少量的医疗费。在这种情况下,她的亲友和单位领导站了出来,表示医院不需要考虑医疗费用,他们会承担一切费用。
脱离危险后 伤者称要用实际行动回报所有关心和救助她的人
伍海燕,麻醉后躺在手术台上,此时她没有任何知觉。
手术室内空气窒人,医生、护士挥汗如雨。
手术室外,伍海燕众多亲友、同事心急如焚。
4个小时后,手术室门打开了。见到伍海燕被推了出来,众人急忙围了过来。医生说了一句“手术关基本通过,但术后休克关、凝血障碍关、感染关还要观察”。听医生这么一说,众人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在各科室医生的通力合作下,伍海燕在术后48小时终于苏醒了过来。
9月25日上午,记者在医院重症监护室见到了已脱离危险期的伍海燕。此时她身体虽然很虚弱,但很激动。她告诉记者说,事后得知自己生命垂危时,有那么多人牵系着她的安危,她感到特别幸福和感动。伍海燕表示,自己康复后,一定要好好工作,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所有救助和关心她的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因车祸濒临死亡的普通女工伍海燕,在抢救过程中,不仅仅是医务人员,还有时刻关注她生命安危的亲友、同事和社会众多好心人,大家心中都燃着一团热火,齐心协力、各尽所能,最终把伍海燕从死亡线上抢救了过来。这反映了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
图为记者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采访刚脱离危险期的吴海燕
作者:杨宏伟 汪迎庆 吴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