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娱乐快讯 >

风雨坚守 他们唱遍大江南北

 风风雨雨几十年,他们唱遍大江南北,巡演过全国各地,他们送戏到工矿、军营、监狱,深入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是民营剧团,也是“草根剧团”。再苦再累,他们也要坚守舞台。
  在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全省民营戏剧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的当天上午,民营剧团正在人民剧院排练,记者碰到了两位民营剧团的团长,一位是安庆市艺友黄梅戏剧团团长方刚,另一位是长江黄梅戏剧团团长王良节。忙忙碌碌中,他们的脸上挂着喜悦。
传承又创新
黄梅戏才能走得更远
  “艺术节诞生多久,我们就有多久的历史”,艺友黄梅戏剧团团长方刚告诉记者。这位年过六旬的黄梅戏老艺人,从十几岁就唱起黄梅戏,一唱就是50余年。1990年,从枞阳县黄梅戏剧团出来以后,方刚自己成立了一个“草台班子”,取名“艺友”。20多年来,剧团始终传承不断,给群众送去艺术的享受、送去欢乐与笑声。方刚也从演员成为集演员、编导、作曲为一身的“全能艺人”。
  要生存就得有观众,就得有创新。剧团除了演出传统36本小戏外,还根据近年来观众喜闻乐见、反应民情民意的民间故事,创作了古装单本戏《田姑奇缘》、《还妻情》、《巧妞斗三怪》、《包公嫁女》,在各地演出后,均得到了行家的认可,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在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全省民营戏剧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中,艺友剧团为大家带来了新编现代戏《心品》。讲述的是一位善良的女人不顾未婚夫反对收养弃婴,最终感动了未婚夫的故事,灵感来自方刚从报纸上看到的一篇报道。“‘心’就是善良的心,‘品’就是高尚的品格,我们希望通过这部戏去感化别人,只要人人奉献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黄梅戏现代戏有观众吗,观众爱看吗?方刚肯定的告诉记者:他们爱看!因为现代戏反映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黄梅戏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子,走得更远。
  勤奋讲信誉 民营剧团才能在市场中生存
  王良节皮肤黝黑,想必是走了很多地方的缘故。这些年,他带领长江剧团走南闯北,并在温州、福建一带扎下了根。这次能回来参加艺术节,他感到非常荣幸,在与兄弟剧团的互相观摩中,也能取长补短,得到提高。
  现在,他的剧团已经有五十多个演员了,妻子、儿子、儿媳也在剧团当演员。王良节说,他的演员人人一专多能,个个独当一面,唱念做打样样精。他自己也是集演员、编导、作曲于一身,创作过9部古装戏。2009年,他的剧团被省文化厅评为“百佳剧团”。剧团演员也荣获过全国红梅杯奖、十佳演员等多种奖项。
  这些年,他们精心排练了各类优秀剧目一百余本。在这次全省民营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中,他们带来的是《铡判官》。这出戏由京剧移植而来,讲述的是包公断案的传奇故事,技巧要求很高,翻跟头、劈叉、下腰样样来。在当晚的演出中,他们精彩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南闯北中,他们的辛苦不言而喻。一年当中除了6月和腊月休息,其余10个月都在外地演出,经常是这边演完那边就要演,有时晚上也在赶场子。好在他们的辛苦换来了效益。2011年,他们演出550场,收入150万元。
  长江剧团连续七年都在温州一带拿到了演出合同,之所以能在当地站住脚,王良节说,全凭的是信誉!有一次从温州坦头村转到台州,正是七月下旬,赶上台风,倾盆大雨,车进不了村,为了赶演出,他们搬着80多个箱子、趟了200多米大水走过去。“那里人见我们按时到达十分感动,之前还以为我们来不了了。” 
  图片由汪定朝提供

 

《心品》剧照

 

《铡判官》剧照
作者:林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