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快讯 >

圣元优博奶粉现黑色粒拒检测 暴露制度难题

洋奶粉价格在中国全球最高被持续炒作,国产奶粉行业也并不平静。

近日,圣元奶粉被曝负面新闻:圣元优博奶粉中出现黑色粒状物,厂家称是奶粉遇到高温受热不均导致的焦煳颗粒,并以奶粉有合格的检测报告为由而拒绝为消费者检测。

近几年国内相继发生“毒奶粉”、

“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然而消费者在买到问题食品想要取证维权时,却被告知“自行检测”,消费者也因此面临检测贵、检测难而不得不放弃,最终等来的是“要不起的真相”。

圣元优博被曝负面新闻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圣元优博奶粉现黑色粒状物。

据了解,上个月中下旬,家住广州白云区的饶小姐购买了一罐价值288元的圣元优博奶粉后,当即将一勺奶粉倒入杯中准备给孩子食用,但开水倒入约5分钟后,杯子底部出现了不明的黑色粒状物。经饶小姐查看,奶粉并未过期。

对此,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女士称这种情况并非是奶粉质量出现问题,而是奶粉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高温偶尔受热不均匀才会出现焦煳的状态,黑色粒状物是奶粉的焦煳粉。圣元还表示不影响身体健康,称国家标准允许少量检出,并以奶粉有合格的检测报告为由而拒绝为消费者检测。

此次事件发生后,消费者饶小姐就曾找到销售此奶粉的婴儿用品商店,店主当时就曾表示需饶小姐自行检测,饶小姐正是认为此举不合理才将此事投诉至媒体。

虽然距离事件的发生已有一个月的时间,但对于黑色粒状物的真实身份,圣元公司仍未给出消费者明确答复,此事亦不了了之。

就在此事发生的前几日,有消息称,圣元优博奶粉结丝长虫,婴儿吃后腹泻致脱水。

据悉,国庆期间,福建泉州消费者许女士花238元购买了一罐圣元优博进口奶粉。但在许女士孩子食用这罐奶粉不久后,便出现腹泻的情况。此外,许女士发现了之前购买的圣元优博的奶粉中,居然有一条活虫,奶粉拉丝的现象也非常明显。在当地工商部门的协调下,许女士与圣元公司达成和解,圣元公司赔偿许女士孩子医药费3500元。

时光往前追溯:今年年初,圣元优博陷入“婴儿一死一伤”事件。有媒体报道称,江西都昌县一对不足5个月大的龙凤胎姐弟疑因饮用圣元优博奶粉后出现抽搐、腹泻、便血症状。最终,男婴抢救不治,女婴暂时脱离生命危险。当地工商部门随即将该批次奶粉下架。

不过,企业称产品合格,圣元国际发表一份“自辩”声明。圣元国际董事长兼CEO张亮表示,“这是与圣元产品无关的孤立事件”。

2010年8月,圣元奶粉因“激素门”事件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相关资料显示,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年,是集产品研发、乳品生产、市场销售、咨询服务为一体的专业乳品企业。2007年5月,圣元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主板。公司主要产品有优博系列、优聪系列、名山系列、荷兰乳牛系列和米粉系列。

直击检测制度之痛

日前,德国喜宝公司发布的《奶粉行业报告》称,中国大陆在2012年上半年,已经走出“三聚氰胺”事件的阴影,恢复高速发展状态,中国大陆奶粉市场回到了良性发展的轨道,预计今年中国奶粉市场的销售额为400亿—500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0%—16%。

报告还称,在国内主要奶粉品牌中,惠氏、多美滋均呈现2位数增长;国内主要品牌如圣元和飞鹤稍现下降。

在国产奶粉屡屡遭受负面新闻的时候,洋奶粉却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

据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莹透露,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国产奶粉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但此后很大部分消费者转向洋奶粉,目前洋奶粉已占据我国奶粉市场的半壁江山。国产奶粉的产业链面临越来越大的冲击。

不仅如此,洋奶粉还在国内一波接一波地涨价,最终促成“全球最高价奶粉”。

针对此次圣元优博奶粉现黑色粒状物、消费者因不满“自行检测”不合理投诉媒体才将此事曝光,有专家认为,在食品安全领域,消费者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不可厚非,但“自行检测”制度确有不合理之处,“自行检测成为”消费者维权的拦路虎。

《中国企业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多数维权案例中,因为“自行检测”制度的存在,让势单力薄且难以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消费者维权费用上涨,维权难度提高,实质上提高了消费维权的门槛,在畸高的代价面前,消费者只得选择放弃维权。

记者了解到,中国民法规定,对于消费类的民事纠纷,本着“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然而,这种举证难、举证贵却阻碍了大多数消费者维权。同时,也成为一些商家、厂家不想承担责任的有利借口。

“追回一只鸡,得杀掉一头牛”人们常用这句话形容维权成本之高。现在的食品检测成为消费者“要不起的真相”。有消费者买了几元钱的问题火腿,送到质检中心检验,最终花了1600元,才换回了一个“所检样品实物质量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产品不合格”的结论。

有评论认为,相比于商家或厂家,消费者因为不够专业、势单力薄而且一般处于信息不对称的那一头,所以本身就处于消费关系中比较弱势的那一方,在这种情况下,权益受损还需要自己举证,这也变相给商家创造了堂而皇之推卸责任的理由。

《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除了食品行业存在检测难、费用高的问题,在其它行业,如家具行业也存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