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辨真伪 中文标签最关键
吃着瑞士饼干,喝着韩国饮料,某种程度上,吃进口食品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但购买这些包装精美、满是洋文的进口食品却经常让人感到不方便、不放心。
市民陈奶奶是一位时尚的老人,她经常给家里的小辈们买进口食品,自己时不时也买些和老伴儿两人品尝,但商店里卖的进口食品,有一些有中文标识,有一些没有。“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看包装上的外文说明像看天书一样,不知道怎么保存,有的进口食品甚至连是什么都不知道,太不方便了。”陈奶奶说。“更重要的是我们老百姓想买些进口食品,但是却不知道怎样辨别真伪,这着实让人不放心、不敢买。”陈奶奶的女儿李女士说。
10月30日,记者走访了我市一些超市。在一家超市的进口食品专卖的货架上,进口食品琳琅满目,有韩国饮料、美国麦片、德国巧克力以及马来西亚饼干等等。记者在货架上查看了一些进口食品的包装,发现有一些包装外贴着中文商标,标着产品的中文名称、原产国、进口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一些信息。但也有些进口食品包装都是外文,一个中文标签都没有,也没有中文注释。记者问一位女店员为什么找不到一款韩国饼干和一款韩国饮料的中文标签,女店员把饼干盒和饮料瓶上下左右看了一遍,最终也没找到。为什么有些进口食品有中文标签而有些则没有呢?女店员回答道:“可能是忘了贴。”当记者质疑这些没有中文标识的进口食品的真伪时,女店员信心满满地表示都是进口正品,随后记者向该店员索要进口食品卫生证书,该店员表示并不知情。
那么,进口食品是不是都应该统一贴中文标签?还是全外文的进口食品才是正宗的?
记者从安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知,根据《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除标明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和配料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保质期等内容以外,还应当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而没有中文标签的一部分进口食品,有些是商户私自带回国或是通过非法渠道流入国内的,顾客在购买这些进口食品时更需留一份心眼。
不过,记者也发现,很多像陈奶奶这样比较喜欢买进口食品的消费者,普遍感觉全是外文的更正宗,这个看法以后可要改一改了。
另外,如果消费者没有办法确定商家出售的进口食品的真伪时,可以向销售商索要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因为凡进口食品要在国内市场销售,必须通过检验检疫部门相关程序的审核,在对产品标签抽检合格后,还会对食品安全卫生项目进行抽签,如果合格则会签发“进口食品卫生证书”,证书上会注明进口食品包括生产批号在内的详细信息,有了这张卫生证书才能上架销售。作者:曹冬艺
相关新闻
- 太湖县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2012-11-1 21:50:38)
- 太湖县引进人才出台新政策(2012-11-1 21:50:14)
- 岳西县:党徽生产忙 献礼十八大(2012-11-1 21:49:12)
- 怀宁:筹建无名烈士纪念园(2012-11-1 21:48:20)
- 怀宁留守儿童活动室乡镇全覆盖(2012-11-1 14:18:34)
- 对报名参军的适龄青年进行体检(2012-11-1 14:17:56)
- 市看守所方便被监管人员求医就诊(2012-11-1 14:17:08)
- 百岁老人吴福年和他的孝顺女儿(2012-11-1 14:12:04)
- 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加强(2012-11-1 14:11:28)
- 一批道路建设完工(2012-11-1 1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