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一山多主不适应林业规模经营

2012-11-24 13:16:06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林改后林业发展状况如何?农民有哪些期盼?最近笔者就这方面问题深入基层与11个林业承包大户、7个林业合作社和3个林业加工企业进行了经验交流与意见交换。他们认为,通过林改、明晰了林业产权,激发了农民主动营林、自觉爱林护林的热情,特别是经济实体成了担当林业建设的主力军,2010年造林13.90万亩,占全市造林面积91.5%,2011年造林面积占全市造林面积97.3%,2012年约计投资4.17亿元(包括投资、投劳),造林20.87万亩。太湖县137个林业大户和20个林业企业,4年营造油茶林12.31万亩,这个县的乌石林业开发公司,今年新造油茶3000多亩,并带动20多个种植户,3000多人参与油茶种植。随着确权发证工作的基本完成,林业资源的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岳西县安徽卫星农林开发公司,2008年获得菖蒲镇岩河村3000多亩林地经营权后,投资1000万元,移栽毛竹300亩,种植三桠1500亩,间作茶桑500亩,栽植银杏15万株,香樟4万株。今年三桠苗和三桠花预计可创收400万元。
  在调查中,基层干部、林业大户、林业企业也反映了林改后林业发展中面临的许多制约因素,首先是林地“细碎化”、“一山多主,一主多山”既不适应现代林业建设要求的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也不能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林业比较效益低的状况难以改变。调查发现,单个经营的农户,林改后从林业经营获取的收入主要是涉林税费减免、公益林管护补贴和林地流转价值,由于经营规模小,国家规定的造林绿化补助、林木良种和森林抚育补贴很难到户。一些林业承包大户抱怨,现在想经营千亩以上的规模,需要同十几户、几十户协商,耗时费劲太大。部分加工企业反映,由于林业要素市场尚未建成,加上缺乏政府调控,以及林业部门只管造林绿化不抓后续产业,造成林业市场交易失控,一些林产品特别是经济林产品市场经营出现不规范运作行为。2010年受湖南金浩茶油品质影响,一时间林农采获的茶籽无人收购,2011年市场行情看好,一些粗制加工厂和外地商贩挤进市场抬价收购,每斤茶籽由4-5元提高到6-8元,造成精品油加工厂“吃不饱”。由于缺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引导与扶持,林业产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全市约计不到百个,已组建的多为松散型,组织功能不明显,达不到参与组织农民的理想程度。
  一些农户希望能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林地使用权商品化和流转集中,推行易为他们所接受的联户合营、股份合作,组建发展林业产业协会和社区共管等经营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使林业生产向“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发展。按照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原则,完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落实农民经营山林的自主权,对商品林的采伐管理要适应商品化经营的要求,让经营者有适当的自主权,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改革难以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对农民经营的小规模商品林采伐申请可从快审批,足额安排,分配到户的采伐限额通过评议、公开、透明、出榜公示。调整或减免林业税费是林改后农民的期盼,征收的育林基金应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林。由于缺乏监督和自律不严,近些年来征收的育林基金,被挪作他用,建议财政、审计部门,对育林基金征收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审计。林业市场建设是推进林业深化改革,巩固林改成果,促使林业产权交易逐渐形成市场化行为的重要措施,农户们建议,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应积极作为,与工商、财政、税务、金融、物价等部门合作,建立林权流转、林权抵押、森林保险、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等服务机构,构建统一的流转平台,以规范到位的服务,为优化林业资源配置创造良好条件,确保生态不受破坏,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作者:石怀绶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