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直径超过了1米的水泥涵洞,隐藏在茂密的芦草从中,从这个涵洞里不停喷涌的,是一股深褐色的泛着白色泡沫的浑浊污水,汩汩的污水顺流而下,直接进入了就近在咫尺的渭河河道。
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的蔡家坡镇,流经此地的渭河,正面临着两岸及其附近,一轮规模庞大的开发建设高潮,而就坐落在渭河北岸西边的科达特种纸业有限公司,是蔡家坡工业园区内数家造纸企业的其中之一,其从厂区里边穿越渭河堤岸公路所埋设的排污暗管中,经常上演上述排污画面。
渭河,是黄河的第一支流,也是陕西省的母亲河,因为所处渭河流域,岐山县及其周边,是中国著名的周文化发源地,凤鸣西岐和姜太公钓鱼的美丽故事至今流传。而今,美丽的渭河正面临着污染劫难:其北岸西边的科达纸业的巨量污水不断排入渭河,致使河面泾渭分明,发浑的黑色河水带着白色泡沫奔向下游。担负监管职责的岐山县环保局则对此竟视若罔闻,“联系不上局长,有关监管的领导也都下乡去了”,自始至终,岐山县环保局的办公室人员和一位任姓副局长坚持着这样的说法,并且坚持认为,哪怕去看一眼污染的情形,就超越了他们的职责和权限。
污水直排渭河
造纸废水让渭河“变脸”
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渭河大桥往西约八九百米远处,一条宽阔的平展沙土路左侧,就是渭河的主河道。而一个不停排放着浑浊污水的水泥涵洞,就“埋伏”在靠北河面的堤岸边上。河道中,一块面积巨大的冲击滩将渭河一分为二,形成两种颜色。
河岸边苇草茂盛,枝叶交织,并胡乱堆积着从河里淘出来的拳头大小的石子和石块,从公路上根本就看不到这个“潜伏”和“伪装”都非常到位的排污涵洞。
污水的水量很大,流速也很急,从涵洞口到河面,还专门修建了斜坡状的水泥沟渠,加快了污水流入的速度,使得污水与渭河水交汇之处,浪花翻滚、水珠四溅,并泛起一层层白色泡沫,随着水面的涟漪向四周扩散。
站在涵洞口附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污水所冲击的河面,整体呈浅褐色,与上游流下来的土黄色的渭河水,形成了鲜明的颜色分界线。从连接周五公路的渭河大桥上往下看,色差同样明显,被分割成南北两股水流的渭河,南面的河水虽然浑浊,但颜色发黄,水里带着泥沙和黄土;而北面的河道中,河水却呈灰褐色,显然是因为污水的缘故,渭河才被“变脸”。
河床上随处可见的黑色泥渣
除了水面,渭河的河道和河床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从污水注入处到下游将近500米远的距离,只见水流较浅的地方,水面底下的河床上覆盖着斑斑点点的黑色泥渣,显然是河水在流动中过滤和沉淀下来的,与河床底面原有的土黄色淤泥显得格格不入。
喷涌着污水的涵洞,隔着一条公路,与科达纸业和岐星热电厂的生产厂区遥遥相望。“渭河北岸的那个地方,只有两个排污口,一个是附近岐星村的生活污水排放口,另一个就是科达纸业的排污口”,岐山县环保局任省强副局长说。
谁是污染渭河的“罪魁祸首”?科达纸业在回复中称,“该排口所排废水,公司占30%左右,其余为岐星村13个村民小组生活用和鱼池排放污水及岐星村部分小工厂排放废水,汇合后混合排入渭口。”在现场,污水的颜色呈深褐色,并散发着浓郁的纸浆味,明显不是生活污水。
企业更将污水排入渭河的原因归咎于历史。称“我公司外渭河河堤排口为历史排口,从2009年开始在渭河河堤整治和环保部门要求规范化排口整治工作,去年对排口的整治工作已完成,达到了环保部门的要求,并在总排口安装了在线监测仪器,每两小时上传一组数据到环保部、省、市县监测平台,均达标排放。”
隐藏的很到位的排污涵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