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淡水豚科考队入宜首日半天目测45头次江豚
“江豚、江豚,你们看,好漂亮”,昨天下午4点左右,在安庆凤凰港码头,正在迎接2012年长江淡水豚考察队成员的安庆市渔业局副局长蒋泽球指着江面,兴奋地叫了起来。
今年11月11日,我国启动了最大规模的拯救江豚行动。昨日下午4点,两艘长江淡水豚科考船从江西湖口顺江而下,抵达安庆凤凰港码头,此段129公里皖江,科考人员共目测发现江豚45头次。这是自科考行动以来,单日观测江豚头数最多的一次,让人非常兴奋。
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于道平研究长江淡水豚已有20多年,他认为,单日观测江豚45头次,值得赞许,但江豚整个物种的灭亡速度却着实惊人,江豚保护刻不容缓。
科考船首次用上“鱼探仪”
江西湖口县是鄱阳湖的入江口,12月1日,结束该区域的考察人员按照计划,原本可以顺江而下,但因为恶劣的天气原因,无法行船考察。
12月2日上午7点30分,天气刚刚好转,休整一天的科考人员便乘船顺江而下,进入八百里皖江安庆段。下午4点,两艘长江淡水豚科考船抵达安庆凤凰港码头。
得到允许后,记者登上了科考船。船上的生活设施很齐备,卧室、厨房、厕所、会议室一应俱全。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本次科考副总指挥王克雄介绍,科考队每天从上午7点半到下午5点开展监测,晚上7点开例会,进行数据分析,晚10点就寝。
与2006年相比,本次科考最大的不同在于加入了水下噪声和鱼类资源监测两大内容。王克雄介绍,之所以加入这两项内容,是因为噪声和鱼类资源是影响江豚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
本次考察中首次使用“鱼探仪”,两艘考察船上各有一台,其中一台是水生所自行研制的,“还没有成形的产品”,目前在国内市场上没有销售。
半天目测45头次江豚
王克雄介绍,本次科考中,两艘科考船只沿着长江的南北两岸,分别靠近岸边300米,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前行,采用目测观察和声学观察两者结合使用的方式,评估长江江豚的种群状况。其中,目测观察中,每艘科考船上分别安排四名观测员,三名观测员沿着船头的左中右一字排开,进行观测,另一名观测员为独立观测员。
声学观察中,“声学信标”非常重要,这种仪器形似小型灯管,一头是感测仪和储存器,另一头连接着长约100米的绳索。科考船行驶中,探测仪被放入船尾的水中,它能将方圆300米内江豚发出的声音信号储存下来。探测仪需距离考察船100米,以防受到发动机的影响,且必须漂浮在水上。
“从江西湖口———安庆凤凰港码头,此段129公里皖江你们发现了多少头江豚?”由于科考船刚刚靠岸,统计结果尚未出炉,但从王克雄面带微笑的面容来看,此段129公里皖江的科学考察还是有所收获的。
当日下午4点30分,从两艘科考船传来好消息,一艘科考船目测27头次,另一艘科考船目测18头次,两艘科考船不到半天的时间了,共目测45头次江豚。
江豚在码头“迎接”考察队
“半天时间内,从江西湖口———安庆凤凰港码头,短短129公里干流,目测45头次江豚,这是自科考行动以来,单日观测江豚头数最多的一次,特别是在安庆的西江流域以及皖河口水域,江豚的数量还是比较多的。”王克雄禁不住激动地说,而在原本认为江豚保护比较好的宜昌至武汉段,往返共1252公里的航程中,科考队目视观察组也就发现江豚39头次。
就在王克雄接受记者采访时,距离科考船不到100米的江面上,一头江豚不时跃出水面。王克雄说,江豚是群居物种,这证明凤凰港码头周边绝不止这么一头江豚。
至于安庆段为何可以目击到这么多头次江豚,王克雄说长江安庆段滩涂湿地较多,鱼类资源丰富,可能是发现如此多江豚的重要原因。
江豚的灭亡已经进入倒计时
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于道平研究长江淡水豚已有20多年,据他介绍从江西湖口———安庆凤凰港码头,短短129公里干流,目测45头次江豚,这是自科考行动以来,单日观测江豚头数最多的一次,值得赞许,但江豚整个物种的灭亡速度却着实惊人。
就在我国启动最大规模拯救江豚行动的第五天———上个月的11月16日,在长江东流水域,一头成年江豚被发现死亡,全身腐烂,漂浮在江面上,这已经使长江安庆段今年死亡江豚数量上升至12头。
而在十几年以前,八百里皖江安庆段,江豚的数量就不止有1000头。于道平告诉记者,十年前,八百里皖江安庆段太子矶水道、东流水道、东北水道(八里江)这三处区域,是长江安庆段江豚最为密集的区域,其中太子矶水道、东流水道经常可以看到15头至50头的集群规模,而现在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头;而在东北水道(八里江),十年前可以看到上百头这样的集群规模,而现在最多只能看到十几头。根据推测,目前长江安庆段江豚的数量大约只有150头左右。
于道平说,江豚现在灭亡的速度,已经是以每年6.5%的速度在灭亡,目前长江江豚估计只有1000多头,比熊猫还稀少。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江豚很可能在2035年降至200头,达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极危级标准。
江豚的死亡敲响生态警钟
关于江豚的死因,安庆渔业局副局长蒋泽球认为,航运、采砂、非法捕捞、水污染等都可能导致江豚死亡。而这些因素并不孤立地存在,它们综合作用于江豚的生存环境。航运、采砂带来了严重的噪音污染,严重干扰了江豚赖以生存的声纳系统;非法渔猎、过度捕捞对渔业资源涸泽而渔,破坏了江豚的食物链;沿江的化工污染侵入长江,对长江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对水下生态造成了隐性破坏。除此之外,湿地破坏、气候突变等复杂因素也可能是加剧江豚生存环境恶化的潜在因素。
“江豚是作为长江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顶级物种,我们把它成为叫旗舰物种,也就是说它在长江生态系统的顶端,长江生态系统的好与坏,它是非常敏感的,所以我们又把它叫做指示物种,江豚数量的减少,代表着长江生态系统整体的退化。”于道平说,拯救江豚刻不容缓,因为这不仅是对个别动物的保护,更是对我们处身其中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江豚不仅需要多建几个自然保护区,更要摒弃错误的发展理念,加强长江环境的综合治理,防止江豚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从根本上修复和改善长江的生态环境,还江豚以青山绿水。
保护江豚安庆在行动
同时,安庆渔业部门还正在建立一个江豚救护中心,对受伤的江豚实施救助,并按照长江江豚的生活习性,设置相应设施对其进行天然驯养,聘请有关高校专家探讨和分析长江安庆段自然生态变化趋势,为保护长江江豚和其它濒危水生动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但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个种群,于道平认为必须对江豚实施迁地保护,并辅以就地保护。
西江原本是长江上的一条重要航道,随着长江截弯改道,而今只是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边上的一条不起眼的长江故道。有关专家经过考察研究,这条现在全长约10公里的河道是长江中下游难得一见的适宜江豚生存的“宝地”。
目前迁地保护工作已经初步开展,迁地保护区建成后,长江江豚不仅可在此正常生活,而且还可以顺利实现种群繁衍。
安庆师范学院于道平教授向大家展示江豚标本。 徐勇进 摄 作者:张哲生 卢向波
相关新闻
- 鄂豫皖赣道路交通协作年会在宜召开(2012-12-3 16:15:33)
- 民声与责任(2012-12-3 16:15:14)
- 国税“提速”退税缓解外贸企业压力(2012-12-3 16:14:52)
- 市国土局“五个着力”谋划明年工作(2012-12-1 19:24:15)
- 市中级法院围绕发展抓审判围绕稳定抓落实(2012-12-1 19:23:57)
- 虞爱华主持召开土地管理委员会第十次会议(2012-12-1 19:23:25)
- 市经贸代表团圆满结束对非洲两国访问(2012-12-1 19:23:06)
- 康正和:抓住热点问题 依法开展监督(2012-12-1 19:22:40)
- 快讯:虞爱华主持召开安庆市土地管理委员(2012-11-30 14:31:27)
- 安庆市残疾人万人就业扶持工程收效显著(2012-11-30 14: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