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婕妤化妆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翁子婷和安婕妤主要产品
中国网12月18日讯(记者王林)继相宜本草之后,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冲刺上市再添新丁。证监会披露的IPO申报企业信息显示,安婕妤化妆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婕妤”)A股首发申请近期被受理,公司拟在深交所上市,保荐机构为长城证券。
广东省环保厅公布的安婕妤IPO环保核查报告显示,公司位于广州市,拥有广州安婕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全资子公司,此次募投资金拟建“广州安婕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广州安婕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安婕妤化妆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扩建二期仓库技改项目”和“安婕妤化妆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改扩建技改项目”共4个项目。
安婕妤官方网站显示,公司2012年9月20日向证监会递交申报材料,预计股票于2013年上市。
然而,以生产化妆品为主业的安婕妤,却屡屡曝出产品质量不过关、甚至被监管部门“点名”;此外,近年来本土化妆品产业逐步衰落,日化类上市公司普遍赚钱乏力,安婕妤上市“美好前景”或将大打折扣。
产品质量堪忧屡上食药监督部门“黑名单”
环保核查报告显示,安婕妤是一家集生物科学技术的开发、化妆品及原材料的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销售网络遍布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安婕妤化妆品价格多在200-1000元左右,其产品主要在美容院销售。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查看资料后发现,安婕妤在美容院市场这一领域有过产品质量不过关的纪录,还被一些消费者投诉过产品安全问题产生纠纷。
早在2005年,上海一些消费者因使用安婕妤柔敏精华液而造成面部浮肿、生出小红疹,该产品被怀疑含有激素、导致皮肤对该产品产生依赖性。为此,消费者与安婕妤公司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纠纷,安婕妤公司也被上海食品药品监督调查。
据当时媒体的报道,对于消费者的过敏问题,安婕妤公司2004年7月的内部资料已经显示了该公司对柔敏精华液引起的过敏问题有了掌握;然而,安婕妤柔敏精华液的使用说明书却这样介绍:“能保护敏感肌肤,增加肌肤的抵抗力,能缓和因化妆品或环境所造成的皮肤敏感现象,几乎无任何副作用,能将敏感肌肤调整为正常肌肤。”
最终,“过敏事件”中的消费者获得了安婕妤公司一定数量的现金赔偿,并发布声明承认“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对予上海区域加盟店的教育和服务工作未尽周到,在事件发生后未能妥善地协助代理商与消费者的沟通和给予消费者帮助。”
此外,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还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的《2009年03月12日化妆品待领信息(不批准)》中看到,由安婕妤公司前身广州瑞商丰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受理编号为GHZTX0900036的“安婕妤柔皙精华液”以及受理编号为GHZTX0900039的“安婕妤防护润肤露”两项产品赫然在列。而在更早的2005年,安婕妤的三款产品安婕妤美体凝露、安婕妤美胸盈满霜、安婕妤防护润肤露还曾“现身”国家禁用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名单。
日化上市公司业绩难看国际品牌争夺大部分市场份额
除产品质量问题外,本土日化行业的现状也颇让人担忧。此前曾有专家指出,一直走专业美容院路线的安婕妤,要转型走日化线已经存在较大困难。其实,已上市的日化类企业“日子”也不好过。
综观已上市的本土日化类上市公司,多数表现不佳。2012年三季报显示,5家A股日化上市公司中,除上海家化业绩涨幅可观外,广州浪奇、两面针、南风化工和索芙特的盈利能力都不乐观。今年前三季度,广州浪奇净利润为1727万元,索芙特净利润只有691万元,两面针净利虽然大增了107.82%,但仍亏损153万元。
除了业绩“不给力”之外,本土化妆品市场还面临着国际化大品牌的“威胁”。随着国人对“美”的需求日益扩大,化妆品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品牌数目越来越多,市场愈发分散,行业不断细分。目前国内化妆品市场,尤其是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外资企业所占据。本土品牌既面临国际大品牌的竞争压力,本土品牌之间尤其是新兴品牌间也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从品牌理念来看,目前存在部分其他国内外化妆品牌同样打造“植物”、“有机”、“无添加”等相同或类似理念,对本土品牌既有和潜在客户形成威胁,也可能对本土品牌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构成影响。
国内品牌受多重因素制约客户流失风险大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美容化妆品行业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化妆品企业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国内亦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本土品牌。
然而,无一例外地,这些品牌都面临着品牌形象受损、消费者体验不佳等多种考验,这些因素都将成为化妆品企业客户流失的隐患。
作为直接面对广大消费者的化妆品公司,包括安婕妤在内的各大化妆品企业的品牌形象对公司而言至关重要。随着各大化妆品企业的持续经营,一方面,公司的产品被他人仿制、仿冒将影响品牌形象以及利益,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不同的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效果千差万别,化妆品的使用效果与个人肤质有直接关系,特定敏感性肤质使用某些功效性化妆品后可能会有一定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客户投诉等风险;此外,化妆品企业无法避免个别产品可能存在包装破损、渗漏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