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日里,很多人因饮食不当,大鱼大肉引起“上火”症状。专家指出节日治“上火”关键是去燥。专家提醒,冬春防“上火”,应注意调整改善饮食结构与烹饪方法,以少油清淡菜肴为主,多吃含水分多的蔬菜,要控制辛辣刺激性高热量性食物的摄入。
进入春天后,室内空调暖气供暖,外面寒冷,人们穿得严实,体内的热气散发不出去,容易生“内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容易上火。经常听说周围的人,出现口腔溃疡,甚至脸上的疙瘩比平日里多了起来,这些就是内火的表现,虽然寒冷的日子里,人们喜欢吃热乎乎的食物,但是专家告诫大家,过于麻辣的食物最好不要吃,这会更助长体内的“内火”。
长假,正值冬春交替,湿寒气较重,不少人这时候会出现大便干结的现象,喜爱吃火锅的人居多,若感肠胃不适,不断拉肚子,会造成肛门负担增加,诱发痔疮。可通过饮食进行调理,多喝开水、淡茶,多吃萝卜、梨、百合、银耳等食品,给机体补充足够的水分。还要适当多吃粗粮、豆类和蔬果等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的食品,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
(桐城市医院肛肠痔瘘科副主任医师方明同期声)有便秘和痔疮患者,不能贪图辛辣食品。因为吃辛辣食品,会引起胃肠功能失调和肛门直肠静脉扩张,引起这个内痔、外痔、混合痔,或者血栓性外痔、肛裂等肛肠疾病。吃完这个辛辣食品引起胃肠功能不适,引起便秘或者腹泻,这样会造成肛门直肠负担,诱发一些肛肠疾病。
此外,吃火锅时最好饮用一些清热凉茶。便秘者宜多吃具有清热凉血、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蜂蜜、香蕉、奇异果、酸奶等。
安庆广播电视台陈志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