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项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高新技术产品、承担5项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短短四年多时间,从上海落户怀宁的一家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便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无独有偶,该县一家轴承公司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建起高精度轴承研发生产基地,其静音轴承产品一经问世,便彻底改变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该企业也迅速成长为国内微型轴承制造企业的领头羊。
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出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新增一个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怀宁县积极致力于“引才引智、高端对接、顶层设计”之路,以招商引智破解人才瓶颈,以打造人才高地驱动创新发展。
筑巢引凤 打造人才高地
产业单一、人才匮乏、创新不足……面对县域发展中出现的“成长烦恼”,怀宁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构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人才机制。
围绕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聚集,怀宁抢抓产业转移机遇,一方面,以项目引进人才。发挥业已形成的产业基础、自然禀赋等自身优势,精心编制重点产业招商目录,将“引龙头、带配套”与专题招商、以商招商结合起来,积极引进科技型领军人才,变招商引资为招商引智。另一方面,以人才推进项目。每年拿出3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实体企业,加大资金向创新创业人才的倾斜,引导高端人才与项目建设的有效对接。截至目前,该县已建立安徽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怀宁基地、科技创业园、高新技术孵化园等多个公共服务平台,100多位高校教授、研究生常驻县工业园,43家企业与中国科技大学等50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加强产学研合作,使怀宁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田”和“孵化器”,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跑性企业迅速成长壮大。2012年,该县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申请专利112件,授权39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
借力发力 驱动创新发展
为聚集各类创新要素,怀宁积极完善科技创业园和科技创新基地的配套服务建设,加快实现与发达地区的信息互通、资源互享、机制互融、人才互动,以人才优势构筑竞争优势,借科技之力推动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一系列激励政策的引导与推动下,许多企业纷纷借力发力,积极引进、吸收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某环保集团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对用于生产环保餐饮具的高淀粉含量生物降解塑料技术流程进行优化、提升,使淀粉含量由起初的50%提高到80%以上,产品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依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的技术支撑,由一家节能电器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SRD开关磁阻电动机及调速系统,使不同工况下节电率达到10%-50%,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举填补了我省此类产品的空白。
创新驱动,促进了怀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机械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新型建材、新兴能源”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产值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37%,成为引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作者: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