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河农场最大的回民聚居分场———三益回民分场,多年来这里的回民极少外出务工,农场里仍旧从事的是传统农业。随着一份政协提案,农场的命运开始发生悄然的变化。
农场有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
三益回民分场是安徽省农垦唯一的少数民族分场,总人口达1800余人,土地近万亩。但是这里的回民仍旧保留着较老的生活习惯,极少外出务工,农场里目前仍旧从事的是传统农业,不仅自然条件差,而且农业基础十分薄弱。
2011年7月22日,《农垦皖河农场三益回民分场应享受“9+1”民族乡政策》的政协提案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2012年开始,在省农垦局预算中增加了安排三益回民分场少数民族的发展资金,省农垦局还参照市县政府的做法,每年单列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重点扶持。省农委及各厅相关部门,本着“优先安排,体现照顾”的原则,对三益回民分场农业项目、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和血吸虫防治等方面予以特殊照顾,在项目资金安排上予以重点倾斜。2012年,该场各项扶持资金达近1000万元。
打造回民清真肉牛养殖基地
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扶持,三益分场首先想到的是发展农场的优势产业。结合回民喜爱牛肉的生活习惯,以及近些年来肉牛养殖带来的经济效益,分场决定将清真肉牛养殖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项目。
“虽然近几年来三益分场从事肉牛养殖的养殖户已经超过了20户,但是基本上都以传统散养为主,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国家禁止牲畜放牧的相关规定出台,以及三益享受民族乡政策所带来的项目扶持资金,我们决定出资打造属于我们回民自己分场的清真肉牛养殖基地。”三益回民分场梁书记介绍说,“该项目于2012年开始动工投建,按照项目设计规划,肉牛养殖区规划总共占地50亩,建设牛舍8栋,每栋牛舍可饲养肉牛250头,按照架子牛6个月出栏计算,年出栏肉牛可达4000头。同时,我们还将建设饲料基地500亩,使之形成种、养、加一体化的生产模式。通过项目建设,肉牛养殖户每年纯收入可达200万元以上,企业年创收也将达40万元。4月份,我们将首次计划出栏320头,并全部运往安庆市场进行销售。”
看着一天天变化中的三益分场,今年已经年过六旬的养殖户方书平坦言道:“一开始听说这件事,我们还想不通。但是看见集中圈养带来的经济效益,我才知道这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现在正盼望着肉牛养殖基地早日建成,好让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
作者:陈松泉 余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