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办园到公办园,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甚至农村地区,到处可见自称蒙台梭利班的特色幼儿教育。这些挂着“蒙氏”招牌的幼儿园、教具厂、教材编写机构及培训机构,是否真正运用了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念,是否真正理解了蒙氏教育的内涵呢?记者和通讯员通过一个多月的深入采访调查发现,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遍地开花,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蒙氏”幼儿教育很少,大部分蒙台梭利班属于“挂羊头卖狗肉”,各种打着蒙氏教育旗号的教具厂、培训机构和教材编写机构,更是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特约通讯员卢伟记者张兴华
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所创立的幼儿教育法,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她是世界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因为幼教事业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教育家。
因为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的贡献和知名度,目前,世界各地有100多个国家引用了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教育正式进入中国并开始广泛推广,始于1994北京师范大学“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验研究课题”的正式启动,由此拉开了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幼儿园中应用的序幕,并开始迅速风靡全国。
乱象一:幼儿园披上“蒙氏”外衣高收费
挂牌“蒙氏”的幼儿园在当地都是高端园所。其实这些所谓的高档幼儿园,原来也是普通幼儿园,只是披上“蒙氏”的外衣后,让人感觉忽然变高档了。这里面有被忽悠的成分,也有从众心理在作怪。
家住安徽合肥的佳佳,眼看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佳佳的妈妈这几天跑遍了所在蜀山区附近的幼儿园,反复掂量幼儿园的优劣利弊:“小区门口这家幼儿园离家近,每月收费500元左右,但是一个班有30多个孩子,教室环境不是太好;离家远一点的幼儿园,是当地的高档园所,环境好,小班化,说是采用蒙氏教学法,但每月收费1200元,是小区附近那家幼儿园的两倍多。”
到底去哪家好呢?对于蒙氏教育,佳佳的妈妈知之甚少,向那家高档园孩子的家长们打听,家长们的说法褒贬不一。在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对比考察之后,佳佳的妈妈还是把女儿送到了那所实施蒙氏教育的高档园。按她的话说:“就这么一个孩子,还是希望女儿在幼儿时期能接受更优质的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佳佳的妈妈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幼儿家长的思维定式:高收费的幼儿园一般会给孩子提供优质教育。
收费高是不是质量就高?挂上“蒙台梭利”的牌子是不是在搞蒙氏教育?
记者以家长身份走进安徽省阜阳市的一所“蒙氏”幼儿园进行暗访。据园长介绍,该园开设有“蒙氏”班和普通班,“蒙氏”班采用蒙台梭利教育法,学费比普通班高一倍,但在“蒙氏”班的教室,记者并没有看到“蒙氏”教具,更没有看到孩子们进行“蒙氏工作”的场景,记者问园长怎么没看到“蒙氏”教具,园长说他们采取的是“平面”蒙氏教育,并拿起一本“蒙氏数学”向记者介绍。当记者问起有关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有没有“蒙氏”老师这些问题时,这位园长回答说:“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我们不采用,我们有自己的办园理念”。
挂着“蒙氏”牌的幼儿园,对“蒙氏”教育却一窍不通,像这样的幼儿园长不在少数。记者曾以家长身份暗访过多家挂牌“蒙氏”的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在当地都是高端园所,“蒙氏”在当地已经成为高档园所的代名词。
“其实,这些所谓的高档幼儿园,原来也是普通幼儿园。只是,被‘蒙氏’打扮了一番,让人感觉忽然变高档了。这里面有被忽悠的成分,也有从众心理在作怪。”一位幼教人士感慨道。
记者跟随一位幼儿家长深入该市的一所“蒙氏”幼儿园,亲眼目睹了一次幼儿园的“蒙氏”观摩课。在一个半小时的活动中,记者仅仅看到了几个孩子的“蒙氏工作”秀,并没有感受到尊重孩子的蒙氏教育精髓。有一位叫贝贝的幼儿,因为没有按照要求放好工作毯被老师当场批评,另一位叫彤彤的女孩因为在“工作”时不小心将水洒到了地上,也受到了老师的指责。
整个观摩让记者感觉到孩子们是在一种压抑、害怕的状态下进行“工作”,完全感受不到“蒙氏”所倡导的“自由选择工作”,更不用说“工作”时的自我满足,他们更多的是像表演节目一样进行“工作”表演。
在这所幼儿园,记者随即采访了几位幼儿家长。对“蒙氏”教育缺乏了解的家长并没有看出观摩课的破绽,他们觉得还不错——“孩子们可以自己操作,锻炼动手能力”。
当然,家长中也不乏有见识的人,他们大多受到过正规的“蒙氏”培训。一位叫静静的小孩的妈妈就对这种有其名无其实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她说女儿静静原来在深圳一家“蒙氏”幼儿园就读,因为工作调动来到这个城市。她听说这家幼儿园在当地是最好的,今天是来为女儿重新选择幼儿园的,可看了这次观摩活动,她忧心忡忡。“蒙氏教育的理念是好的,但如果没有认识到蒙氏的精髓,仅仅让孩子整天和一堆没有生命的教具打交道,这样反而压抑了孩子的心智。”这位接受过“蒙氏”培训的家长如是说。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还了解到,目前在一线大城市排名前20位的幼儿园中,有80%的园所引进了“蒙氏”教学,而在这些高端园所当中,真正实施了“蒙氏”教法,又能融合“蒙氏”内涵的园所并不多,30%都难以达到,而能够真正致力于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的研究,将蒙台梭利教学法与中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本园的蒙台梭利园本课程,真正让孩子受益的“蒙氏”园更是少之又少,10%都达不到。
“内涵不够,外表来凑”。在采访中,记者看到,绝大多数“蒙氏”园装修富丽堂皇,蒙台梭利画像到处悬挂,而真正的蒙台梭利教育却找不到。正如幼教老前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卢乐山先生所言:“现在只要蒙台梭利的名了,收高学费来吸引家长,没有实际的东西,我只看到了教具怎么繁华、设备怎么完整,遗憾的是,就是没有看到蒙台梭利的精神!”这些办园者用他们肤浅的理解为幼儿园贴上走样的“蒙氏”标牌,而贴牌的背后,正是可以“索利”的利益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