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我市一女子报复丈夫前妻投“铊”下毒

2013-5-26 17:40:55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近期,备受关注的“清华女学生朱令铊中毒案”又一次让铊这种剧毒金属成了人们热议的焦点。铊一度被用来制作烈性的灭鼠药,自从人们了解到铊的剧烈毒性后,铊也和砒霜并称为“投毒者的毒药”。
安庆一名女子陈某因为对丈夫前妻潘某离婚后仍与丈夫交往怀恨在心,产生了报复心理,通过网络上网购买铊化合物,利用铊中毒加害丈夫前妻,造成其丈夫前妻潘某身体重伤。5月24日,记者从大观警方了解到,这起安徽省首例铊中毒案成功告破,涉案三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移送检察机关起诉。
突然昏迷的她原是铊中毒
2012年4月,在安庆某公司上班的潘女士突然发病,随后便出现脱发、无法行走的症状,潘某随后便在安庆各医院开始漫漫“问诊”征途,但安庆各医院均未查出病因。
2012年8月,潘某的病情又一次加重,并出现高烧不退直至昏迷状态,后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铊中毒。医院的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让潘家人无法接受。
铊是一种剧毒金属,身体状况一直良好的潘某怎么会出现铊中毒呢?家人怀疑是被人投毒所致。2012年9月3日,潘父来到大观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报案。
铊中毒案件在全省尚属首例,在全国也极为罕见,该案件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大观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立即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工作。
前夫现任妻子嫌疑最大
专案组在侦查中对受害人潘某的社会关系进行排查,发现潘某在单位为人随和,没有和他人发生过冲突,同时性格内向,交际面较窄,因此初步推断与人结仇被下毒的可能性较小。
警方在进一步调查中了解到,潘某于2008年10月与前夫施某结婚,婚后育有一女。2011年8月,二人离婚,后施某于2012年与陈某结婚。期间,潘某一直住在施某家中,与施某保持密切联系。
2012年8月12日,潘某自施某处返家后,病情突然加重,并出现高烧不退且昏迷状况。在对潘某家人深入调查中,家属回忆在潘某发病之初,潘某曾提起2012年4月份,她与前夫以及前夫现任妻子陈某在城区一家火锅店吃饭,席间,潘某在饮料杯的底部发现有白色粉状沉淀物质。
获此消息后,专案组民警立即前往该火锅店进行调查,因时隔太久,警方没有获得有价值的线索。专案组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围绕施某和陈某展开工作,发现二人有重大嫌疑,调查中,警方发现施某的现任妻子陈某投毒的可能性最大。
互联网上买下铊化合物
为进一步搜集有力证据,专案组决定暂时不惊动嫌疑人陈某,警方围绕嫌疑人获取铊以及其它化合物的渠道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
侦查员很快发现,陈某自2012年4月5日至8月27日期间,曾在网络上浏览天津、上海、北京、湖南长沙等地的化学品公司的网页,并与化学药剂制品公司有过联系。
通过进一步分析研判,专案组发现2012年4月16日,陈某与一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有过联系,侦查员迅速与该快递公司快递员取得联系,并赶到快递公司调取发货回执单,发现当日快递物品没有标注名称,寄件人单位为“天宇祥瑞”,寄出地为北京市,与陈某在网络上浏览的化学品公司一致。
专案组随即安排侦查员远赴北京,抓获涉嫌非法买卖危险物品的犯罪嫌疑人李某,犯罪嫌疑人李某对通过淘宝网出售铊化合物给犯罪嫌疑人陈某的事实供认不讳。
报复丈夫前妻投下剧毒“铊”
至此,专案组认为抓捕犯罪嫌疑人陈某、施某的时机已经成熟,遂于2012年10月15日集中警力将二人抓捕归案。在铁的犯罪事实面前,陈某和施某最终交待了犯罪事实。
原来,陈某因对被害人潘某离婚后一直与施某交往而怀恨在心,产生了报复心理,遂通过网络上购买铊化合物,企图造成利用铊中毒加害潘某并造成其患精神病症状的假象。
后陈某害怕法律制裁,便将投毒的事实告诉了丈夫施某,两人商量后由陈某在网上购买了所谓的“解药”,并让施某将“解药”提供给医院,试图挽回对潘某造成的伤害,以掩饰潘某中毒的事实,进而达到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
5月24日,记者从大观警方了解到,这起安徽省首例铊中毒案成功告破,涉案三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移送检察机关起诉。
□ 新闻链接
那些悬而未决的铊中毒案
铊,音“它”,稀有重金属元素,银白色,质软,高毒类,燃烧时可发出绿色光焰。铊及铊的化合物能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肠胃系统及肾脏等发生病变,人如果饮用被铊污染的水或吸入含铊化合物粉尘,就会引起铊中毒。普鲁士蓝是亚铁氰化铁,是一种古老的蓝色染料。铊可与普鲁士蓝中的钾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物质随粪便排出,对治疗急慢性铊中毒有一定疗效。
2007年5月,中国矿业大学3名大学生遭同学投毒,经及时治疗脱险;这起发生在2007年大学校园的投毒案件,让人回想起来仍感到不寒而栗。铊是剧毒重金属,但是比铊更毒的却是某些人的心。中国矿大投毒案犯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16年前同样是一起充满恶毒歹意的投毒案件,却至今没有告破。那就是清华才女朱令铊中毒案。朱令,当时的清华才女,如今已被铊毒折磨了整整16年,一个温馨的家庭被彻底毁掉了。时至今日,朱令铊中毒案仍悬而未决。
2007年2月,两名美国公民玛丽娜和亚娜·柯瓦列夫斯基前往俄罗斯后因铊中毒入院接受治疗,两人都是于1989年从前苏联移民到美国。此后多次回俄罗斯探访。由于治疗及时,两人都得以康复。美国媒体称,没有证据显示她们在俄罗斯有经济或政治上的牵连,她们如何中毒至今不明。
2008年1月,伊拉克空军俱乐部的两位官员和他们的家人吃下了含有铊毒的蛋糕后,被送往国外抢救,此次中毒事件造成4人身亡,10人致病。毒物很可能取自萨达姆留下的铊毒库存。有传言称这可能由于俱乐部内部工作人员的不和引发。但究竟是谁因何种原因下毒,调查一直没有结论。
2012年9月,英国南汉普顿大学一位化学系学生出现神经病学症状,3周后他被确诊是铊中毒。警方排除了意外中毒和自杀的可能,但也无法最终确定中毒原因。至今该学生的神经系统仍被铊毒严重损伤,还在接受康复治疗。

作者:汪丽娟 刘向东 卢向波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