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快讯 >

长江化肥董事长涉非法集资调查 梦断高息激进并购

5月28日周二,长江化肥控股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汨罗市金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金成实业”)门可罗雀。至今,长江化肥集团已经全面停产一个多月。

  长江化肥集团的停产,源于董事长朱成保涉嫌通过金成实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接近汨罗市政府的一位知情人士称,4月16日,汨罗市委、市政府已成立了专案工作组,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刑拘了朱成保、长江化肥执行总裁朱雪城、朱成保的侄子朱金圣、岳阳昌隆典当公司总经理邓波以及岳阳活力建材有限公司罗亚军。

  截至目前,该案诸多细节和具体进展仍未公布,但在汨罗这个由岳阳市代管的县级市已传得沸沸扬扬。至于集资总金额,从5亿、15亿到20亿的说法不一。记者采访到的大部分债权人估测集资规模在10亿-15亿之间。长江化肥的欠款主要为员工工资、员工集资款、供应商欠款及民间借贷。此外,一笔5000多万的农行贷款将于本月26日到期。

  事件发酵数月后,本报记者亲赴当地调查事件真相,但包括岳阳市政法委、市金融办、汨罗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及相关贷款银行等均以各种理由拒绝多谈。

  作为长江化肥债权人的公司职工和私营企业主等,也选择了低调。据记者了解,政府已经向债权人许诺追回本金,但同时要求他们控制言辞。

  员工大集资:15%-20%年息

  公开资料显示,金成实业成立于2001年2月,公司法人为朱成保。公司成立之初注册资本金为200万元,主要经营汽车零部件及配件销售。2002年底,通过竞拍收购国有企业汨罗市化肥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汨罗化肥厂”),金成实业正式转型主营氮肥生产。

  这次收购行为,为金成实业的资金缺口埋下了伏笔。

  “收购汨罗化肥厂需要接近2000万元,大部分都是员工的安置费用。”一位刘姓职工代表说。刘为原汨罗化肥厂员工。他说,该厂曾有约1000名员工,被收购后遣散分流了400多名,留下了500余名,但留下来的员工必须将安置费留在厂里。根据工龄不同,人均安置费在5000到3万多元不等。

  一位黄姓员工称,其安置费为2.1万元左右,公司开了一张收据,年利率20%,“两三年后,我们都陆续拿回了安置费和利息。之后我继续借款给公司,一次是公司要买工厂设备,我借了3万元;还有一次是公司上市,出了一个员工借款通知,我借了7万元。去年底本息全部拿回。”

  3年技术改造后,至2007年,金成实业实现了净利润的8倍多增速,从2006年650万元的净利润跃至5460万元。朱成保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同年,汨罗市另一家企业在新加坡的上市,促使了朱成保对资本市场的觊觎。2007年,朱成保在新加坡成立长江化肥控股有限公司(朱持股69.8%),开启了上市之路。

  上市前,公司财务人员第一次发布正式借款通知,因传言会有股份的分摊,公司大部分员工都参与了筹资活动,汨罗的民间资本也被吸引而来。

  2009年10月,长江化肥成功上市,成为其大规模集资的契机。此后,朱成保开始大规模吸收民间资金以推进扩张。他曾在2010年初表示,公司正准备同业收购,所需融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

  对员工来说,借款给公司更像是一种比银行定期存储收益率更高的投资方式——前者年息一般在15%-20%之间,按年结算,不累计到本金中,且可随时抽取资金。

  公司年报显示,2010年开始,长江化肥向具有控制权的股东借款逐年递增。从2010年的933.8万元增至2011年的1195.5万,再增至2012年底的1583.4万。

  除了吸收员工存款外,朱成保还以公司周转为由,采取个人担保或金成实业担保的名义,向朋友和中介机构高息借款,许诺年息35%、40%不等。借着上市公司的吸引力,良好的信誉口碑的铺垫,各方民间资金纷至沓来。匿名接受本报采访的私营企业主,多数借款额在百万元以上,更不乏近千万者。

  汤文(化名)是湖南宁乡县某农资经营部的私人老板,2003年与朱成保结识。2011年,汤文将一位企业主介绍给朱成保,由汤文担保,金成实业盖章,以公司周转为名,该企业主以35%的年利率借款100万给金成实业。2012年底,该企业主收回本金和利息。2013年初,汤文又与30名债权人凑款230万以同样的年息借款给朱成保。

  “我们(借款)的年利率不算高的,有人借款月息3分(年息36%)、4分(年息48%)都有。”汤文说。

  多位受访债权人证实,借款凭证为一张加盖“汨罗市金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财务专用章”的简单收据。本报记者查阅了数份收据,上面仅标明了借款人姓名、借款金额和利息,经手人为金成实业财务人员朱爱兰(朱成保的姐姐),再无更多细节。

  前述接近汨罗市政府的知情人士透露,朱成保也以岳阳市阳昌隆典当公司和岳阳活力建材有限公司等为中介,吸取巨额资金。但具体涉案金额未透露。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