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商品能否亮明身份
新春佳节,超市的促销活动也随之开幕。虽然早在2007年国家工商总局提出,对于超市等卖场销售的即将到保质期商品(临界食品)要在销售场所集中陈列并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但是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临界商品打着促销的幌子玩起潜伏。
◆促销商品多临界
近日,在人民路某超市记者看到,不少货架上摆放着醒目的促销牌。在乳品专柜,临近保质期的袋装酸奶和正常的酸奶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是后者多了一个透明塑料包装袋,享有随送赠品的优惠。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做活动,买五送二,比较划算,一袋能够便宜五毛钱。”由于胶带粘的严实,记者花了一些时间,才能找到赠品的生产日期。生产日期为2013年1月4日,而标注的保质期为21天,如此计算,还有不到10天就到保质期。同样在天柱山西路某超市冷冻食品专区,某品牌汤圆正在打折促销,但并未标注是即将到期的“临界商品”,夹在新鲜产品中玩起“潜伏”。由于冷冻时间较长,生产日期有些模糊。
◆喜忧参半特价品
记者发现,许多市民挑选商品的时候,主动选择有赠品价格又低廉的促销产品。在纺织南路一家超市,市民张女士在盒装牛奶销售区踟蹰不前。一旁的销售人员眼见她有购买意愿,便向她推销一款“做活动”的产品。记者提醒她牛奶快要到保质期了,张女士却说:“没问题的,家里人多,一天一盒消耗的快,肯定能在保质期内喝完。”而对于搭售临界商品,不少消费者认为,大可不必“遮掩”。在人民路一家商铺,记者看到,收银台附近,设置了标有“临近保质期,特价促销”字样的临时货架。站在一旁选购的邵女士表示:“有时候不注意,以为自己拣了便宜,谁知买了快要过期产品,将一些临近保质期的产品摆在专门地方集中销售,这样反而能让消费者明白消费。”
◆临界食品界难定
不过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城区绝大部分商业超市都在采取混搭销售,对快到期的商品采取捆绑赠售等方式来促进销售;对即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超市会选择下架处理,但是并未对临界商品进行消费提示。
业内人士介绍,这样商家既能挽回部分损失,消费者也得了实惠,又不浪费资源。何乐而不为?如果集中销售,货架面积代表经营成本,意味增加销售成本。
孝肃路一卖场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卖场走货量大,一般由供货商负责联系厂家退换货,日常管理有严格的规定,不会存在相关问题。我们并不是没有按照国家要求经营,主要是因为相关细则还没有明确规定。对于离保质期多少天才算是临界商品,不知道有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消费还需多细看
那么,离保质期多少天才算是临界商品呢?记者从市工商部门食品科了解到,临界食品界难定,不同商家运作方式也不同。按照行规,一般接近保质期三分之一就算是临界食品。虽然国家曾要求商超对即将到期的食品,须在销售场所进行陈列并作出醒目提示,不过此项规定并非强制性要求。商家出于自身利益等因素,绝大部分并未执行。不过主管部门一旦发现过期产品,必将施以重罚。据了解,我市去年处理了近千起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案件。
对此,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一定要看清生产日期,保留好购物凭证,一旦出现问题可向有关部门投诉,对进入“倒计时”的商品一定要谨慎购买。
作者:柯慧敏
相关新闻
- 看了报道丁青夫妇想要帮助郑玉珍祖孙(2014-2-12 17:58:37)
- 存满易燃物农资仓库起大火(2014-2-12 17:58:02)
- 雨雪天货车追尾面包车 4人被困(2014-2-12 17:57:29)
- 刑满释放不悔改 开设赌场再进宫(2014-2-11 17:14:48)
- 客房受损赔偿款被拒付 法官驱车数百里帮领(2014-2-11 17:14:16)
- 去年关闭非煤矿山126家(2014-2-11 17:13:54)
- 明知水牛死因不明仍收购销售(2014-2-11 17:13:29)
- 婚庆节俭新风吹进百姓家(2014-2-11 17:13:06)
- 杨桥镇建集中祭祀点引导移风易俗(2014-2-11 17:12:45)
- 临时停车点免费接纳汽车近4千辆(2014-2-11 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