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以来,猪肉市场价格一路走低,让许多农村养猪户在这个春天遭遇了寒流。记者近日在枞阳县采访时现,猪肉价格走跌正在倒逼一些养殖户开始转型发展。
近几天,枞阳县雨坛乡“明星”养殖户吴翠平忙着平整猪场附近的山头。指着眼前近百亩山场,吴翠平告诉记者,这里原本是用来扩大养猪场的,可连续三年市场的低迷,让她不得不重新考虑当初的决定。“半个月前,生猪收购价就跌倒了每斤5元,有些地方甚至4.6、4.7元,平均一头猪净亏400元左右。”吴翠平无奈地告诉记者,去年一年猪场就亏了五六十万,今年不打算再扩建了,整理出来的山场改种苗木,或许还能挽回一些经济损失。
同样的难题也困惑着雨坛乡其他20多家养殖户,一些养殖户反映,从2012年下半年起,养猪行业就开始走下坡路,养猪产能过剩,造成猪肉价格旺季不涨反跌,不少养殖户开始缩减养殖规模,转向苗木种植等其他产业。
“发展立体式生态养殖产业,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利用,同时还可以避免市场风险。”枞阳县畜牧业局局长王利生说,该局一直动员广大养殖户发展生态立体养殖,利用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废弃物,反哺种植业,构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以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王利生也表示,很多农户固守单一养殖产业,在面对市场较大波动时,显得束手无策。相反,那些早作准备,发展立体生态养殖的养殖户已经尝到了“甜头”。枞阳义津镇家国牧业生态养殖公司,2009年开始尝试探索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从最初种植30、40亩苗木,用于消化养猪业产生的粪便、废弃物,如今已扩到800亩苗木基地。公司负责人方浩告诉记者,去年苗木经济增收100多万元,今年继续扩大苗木种植规模,预计达到1000亩。同时,调整养猪场产业结构,减少生猪饲养规模,扩大种猪的育种生产,通过多渠道经营生产,有效化解养殖业面临的市场风险。
除了苗木经济,吴翠平也在积极寻找新的转型渠道,她决定利用“枞阳黑猪”保种基地优势和品牌黑猪肉商标,发展生猪屠宰、销售产业。“这轮猪肉市场的波动,势必给养猪业带来新一轮洗牌,只有适度转型,才能求得生存。”
作者: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