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江区长风乡最偏远的地方,有一所合兴小学。从1977年至今,教师李应发一直在这里坚守了38年,送走了一批批的学生,见证了学校的发展,也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三尺讲台。2013年,他被评为我市最美乡村教师。
学生心中的“老师爸爸”
合兴小学现有47名学生,6个班级,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李应发不仅是班主任,还是学生的“爸爸”,孩子学习下滑了,要给他补课;孩子情绪低落,要找他谈心;孩子生病了,要负责送到村卫生室……
“我不会做的题目,李老师就用课余时间给我讲解,直到我弄懂为止,平常生活上也经常关心我。”今年五年级的陈丹丹和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李应发一方面自己掏钱给陈丹丹买学习用品,争取社会爱心力量从经济上援助她;另一方面,课余时间义务指导陈丹丹的功课,现在陈丹丹性格坚强,成绩优秀。
“对孩子要找到问题,对症下药。”李应发真正实践了因材施教。他班上的学生张强很聪明,就是学习态度不积极。李应发主动跟张强的父母沟通,学校家庭同步,从正面鼓励他;上课的时候多提问他,让他到黑板上做题,提供展示的平台。孩子们谈起喜欢李应发的原因很多。有的学生在作文里写到:“李老师,让我喊你一声‘老师爸爸’好吗?”
教书就得负责任
“教书,就得负责任,不能误人子弟。”这是李应发的人生准则。现在他一人身兼6门课,每天晚上都要备课、自学。
合兴小学建于1968年,最初学校里基础设施薄弱,冬季天冷,李应发早上就带孩子们跑步,既驱寒又锻炼身体。现在条件好了,体育设施逐步健全,课余的时候,李应发就带着学生打球。“城里孩子都从小上课外兴趣班,学钢琴之类的,农村里没这条件,我就开办了音乐课堂,让他们也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李应发义务教孩子们吹口琴、吹长笛、弹电子琴,带喜欢书法的孩子们练字。
走的时候我会掉泪的
李应发刚来时候,学校还是砖瓦房,教室地面坑坑洼洼,老师上课就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李应发和几个同事,利用周末的时间,翻过江堤,运土平整教室。1977年圩破了,学校被水冲走了,就用油毡子在圩堤上搭了个临时学校。冬天,棚子里很冷,黑板上全是霜冻,写字都打滑。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李应发晚上还经常给学生们辅导功课,补缺补差。
曾经有过两次调动的机会,但李应发都放弃了。“我喜欢这片土地,跟孩子们在一起,我很快乐。”李应发说,每年暑假都嫌放得长了,就想早点开学。
还有一年,李应发就要退休了,他在这儿已经工作了38年。李应发告诉记者:“要退休了,我真舍不得孩子,舍不得学校,走的时候,我肯定会掉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