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快讯 >

今日关注:破解小微企业发展之困

  截至今年5月底,我市共有小微企业约2.5万家。一季度以来,全市经济下行压力趋大,其中,小微企业发展困难尤为突出。

  现状:四难一高之困

  当前,我市小微企业存在用工难、融资难、用地难、销售难及经营成本高“四难一高”的共性问题。

  用工方面,劳动密集型企业及规模较小的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其中,熟练技工、科研及高管人才尤其难招。位于宜秀区大桥街道的华之杰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因工资水平与沿海地区存在差距,导致企业招工难;市港机制造有限公司因规模较小,也难以招到工人。此外,员工流动性大在小微企业内也表现得异常明显。

  融资方面,小微企业固定资产总量小,致使银行贷款申请困难;此外,受当前宏观市场需求不旺的影响,小微企业资金回笼速度普遍趋慢。这两个因素导致小微企业普遍寻求民间融资,而民间融资的成本一般在30%左右。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小微企业扩大生产及技术升级。

  用地方面,小微企业普遍反映用地指标不够、厂房不能满足生产经营需求,急需扩建或整体搬迁;部分小微企业厂区所在地不符合新一轮城市规划,虽有厂房,但不能办理土地证、房产证等,影响了抵押融资。

  销售方面,小微企业因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差,致使竞争力不强、产品营销困难。而“四难”问题又致使小微企业经营成本持续走高,不利于做大做强。

  措施一:控制人力成本

  采访中,部分小微企业建议,可制定出台小微企业员工社保缓缴、减免、补贴政策,适度调低其“五险”缴费比例;政府牵头,加强技术类院校与小微企业对接,采取定向培养、提前签订就业协议等方式留住职业技术人才;抓住中央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强化农民进城就业辅导服务工作,通过增加劳动力供给平抑用工成本;实行企业用工和培训政策补贴,支持企业实施员工“万人培训计划”;支持企业通过采用数字化制造、自动化控制、信息化销售等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减少用工量,控制人力成本。

  措施二:加大融资支持

  成功融资是众多小微企业的共同心愿。“加强银企对接。”小微企业负责人们纷纷表示,希望我市尽快建立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信息平台,有效推动银企对接,最大程度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希望对成长性较好的小微企业直接给予贷款贴息、贴费。

  当前,我市正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全力推进企业在“新三板”上市。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市经信委专业人士建议,小微企业可尝试建立互助基金,组成担保合作组织,政府可通过投融资平台以参股方式予以支持;县(市)区方面,财政可设立适当规模的小微企业调头资金,用于解决小微企业资金短期调头困难的问题;政府可发行小微企业扶持债,重点用于支持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并加大担保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力度。

  措施三:增强造血功能

  针对小微企业用地难,目前,我市正在加快建设标准化厂房、全力完善标准化厂房园区配套设施及服务功能,正在制定小微企业进驻标准化厂房的相关优惠及扶持政策,加快推进中小微企业进驻标准化厂房的进度。

  产品销售方面,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小微企业应加强与市区企业之间产品配套合作,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品技术档次及附加值,强化自身“造血”功能,最终以产品质量及服务赢得市场。

  此外,市经信委专业人士建议,小微企业应依托龙头企业,以园区、集群专业镇或创业基地为载体集聚发展,以降低运输、采购、销售成本;应主动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共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寻求技术创新,增强“造血”功能。政府方面应着力引进风险投资机构,逐步壮大风险投资基金规模,提供更多融资平台。

6月18日下午,安徽天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仓储间内,工人正在点货、卸货。2013年该公司上缴各项税收490万元,解决社会就业350余人。雷琳琳 江峰 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