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在询问,在如今我市青壮年劳力不断外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不断增加的现实背景下,农村田地到底由谁来种?“家庭农场”这一概念的提出,很好的回答了这一问题。随着去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家庭农场在我市各地悄然兴起。那么怎样才算“农场主”,“家庭农场”发展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7月11日进行了实地采访。
汪小锁:办家庭农场让我如鱼得水
7月11日,太阳火辣辣的。记者沿着“村村通”公路,来到了宜秀区罗岭镇妙山村村民汪小锁兴办的胜飞家庭农场。今年53岁的汪小锁,是这个盛产稻米的村庄土生土长的人。2008年,作为一名水产养殖户,他在东方圩内开办了一家东湖农家乐。去年从镇政府听到了中央一号文件关于鼓励农民兴办家庭农场的消息后,他就跟家人集资承包了村里的220亩抛荒圩田和400亩鱼塘,开始体验一种“菜籽湖畔农家乐,东方圩内稻谷香”的农场主生活。
关于胜飞家庭农场的由来,他笑着说是因为两个孩子的名字合在一起,所以得名。走在间种着豆角、黄瓜、辣椒等蔬菜的塘路上,他一个塘一个塘的跟记者介绍:“左边这几个鱼塘主要是养四大家鱼的。一个小塘养鱼苗,一个大塘养成鱼,还有一个塘四四方方的,使水泥砌了塘围,这是给享受‘农家乐’的人钓鱼用的。”正说着,一位在农场里打工的汪华启师傅推着一辆手推车来给鱼投喂饲料。58岁的汪师傅告诉记者,他每天要给鱼投喂三次饲料。现在鱼的食量不少,尤其是6、7、8、9这几个月,最高峰的时候一天要投喂2吨饲料。“多亏了农场里有20台自动投饵机。把饲料装好,设定时间,然后到时间了鱼塘里的鱼就能吃上饭。”
跟养殖四大家鱼的鱼塘相对的几个鱼塘,是用来养殖黄颡鱼的。安庆人管这种鱼叫汪丫。它春夏季长得肥硕,体滑肉细,味道特鲜,非一般淡水鱼种所能比味。“汪丫鱼”煲豆腐也一直是安庆市民喜食的美味河鲜。汪小锁说,农场技术员李红斌专门从外地学来了养殖汪丫鱼的技术。先把鱼卵孵化成鱼苗,待其长成夏花(鱼苗下池后,经20—30天的饲养,体长达3厘米左右的稚鱼,因出塘正值夏季,故称夏花。)之后,单独放养在一个鱼塘里,然后长大至2年鱼种的时候换一个鱼塘,再等到它们“长大成鱼”之后再换一个鱼塘。这样分阶段的精细化养殖能够使得养鱼的效益最大化。
“到了年底,收获四十万斤鱼应该妥妥的”,汪小锁如是说道,这还不算鱼塘边圩田上茁壮成长的220亩水稻。汪小锁说,现在圩田里种的是从太湖县引进的优质梗米稻种。到了十月就能收获满仓稻米。下一步,他想重点培育富硒水稻。培育这种水稻需要在水稻抽穗至灌浆期,在晴朗的天气下给水稻喷洒含有硒的溶剂。培育成功后,每公斤富硒大米中,硒元素的含量能高达140微克以上,是普通大米的三到四倍。据说市场价格甚至能达到20元一斤,非常利于农民增收。汪小锁说,希望政府部门能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他有信心做得更好。
据调查,胜飞家庭农场从开业至今经营状况良好,年生产总值320多万元,其中农业净收入260多万元,家庭纯收入30多万元。今年还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妙山村村委书记吴跃进表示,汪小锁办家庭农场,除了他自己发展致富之外,还可以让村里年龄比较大的、不能外出打工的农民增加收入,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我市家庭农场悄然兴起
根据《安庆市家庭农场认定和登记注册试行办法》规定,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记者从市农委农村经营管理科获悉,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各地共兴办1072家家庭农场。其中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有438家。另据了解,2014年1-6月份,全市新增家庭农场(含个体经营户)539户,家庭农场户数同比增长957%。该科彭科长表示,兴办家庭农场,主要作用是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土地流转和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据一份《安庆市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与“一户三五亩”的普通农户相比,家庭农场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经营收益,都是显而易见的巨大差别。家庭农场经营产业覆盖面也在不断拓宽,既有种植业,也有养殖业,既有传统的经营项目,也有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农业经营项目。全市家庭农场主的年收入也大大超过普通农户的收入水平。有不少家庭农场主牵头领办或加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有的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了产品购销合同,有的产品已经进入大型超市。还有相当数量的家庭农场主是购销大户或农产品经纪人,市场信息灵,产销连接紧密,产品竞争力强。
据采访调查,我市的家庭农场主普遍都是年富力强,受过一定程度的良好教育,是农民中的佼佼者。大部分家庭农场主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较强,懂经营、会管理。如果说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出现,解决的是农民的温饱问题,那么家庭农场的出现解决的不仅是物质层面问题,还有农民生产方式的提升、生活方式的转变。在目前,我市县区农民不断外出务工,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农民进城后很难改变弱势状态;二是随着青壮农民的大量进城,种田不再追求生态高效,甚至还存在“谁来种田”的危机。这些家庭农场主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农业发展后继有人的曙光,同时也让人们领悟到“种田能致富、种田有尊严”。相信在他们的示范效应下,会有更多的农民选择“凤还巢”,选择投身发家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业上。
发展家庭农场还需要政府扶一把、送一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融资难是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一大障碍。一些家庭农场想扩大规模,却遭遇了融资难题。农民很少有可以抵押的资产,靠少量贷款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一位望江的农场主在“市民心声”上表示,因为缺乏担保,所以贷款问题得不到解决。记者走访一部分家庭农场获悉,他们兴办家庭农场主要靠家庭投入,其次是找私人关系进行民间拆借。对于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他们都表示目前限制比较多,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一些商业银行机构表示,虽然合作的担保公司有多家,但是做家庭农场个人担保业务的确实不多。
对此,我市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土地是农民创业的最大资本。农民兴办家庭农场,还需要我市政府部门拿出具体的政策支持。市、县、乡、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要为家庭农场提供法律咨询、供求登记、信息发布、中介协调、指导签证、代理服务、纠纷调处等服务,消除农场主的后顾之忧;支持家庭农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一事一议”等项目,应向家庭农场倾斜,分期分批推进家庭农场田、水、路、林等综合整治;农技部门要做家庭农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指导家庭农场应用优质高产品种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和农机化等技术系列服务;家庭农场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要给予农民自产自销的税收待遇;财政要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机购置补贴、种苗繁育、加工储运、市场营销等;适宜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申报的农业项目要优先安排;要落实用地、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辖区内家庭农场等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农业保险服务。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开展家庭农场互助合作保险和家庭农场综合性保险试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