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90后大学生暑假一路北上搭便车3500多公里到漠河

  一部纪录片一次漠河之旅

  9月1日,安庆晚报记者见到这个1994年出生刚刚20出头大男生,1米72的身高,说起话来很腼腆。说起旅途中的点滴,被晒黑了的许阳感叹,一路的行程恍若在眼前,至今还没恍过神,回到家还病了一场,至今还没好。许阳告诉记者,“如果要说搭车,一切还是要从看《搭车去柏林》这个纪录片开始。一个无意间的浏览,让我发现了它。看完之后,脑海里全是在路上精彩的画面,也激发了自己上路的渴望。要说搭车是怎么吸引人,一是搭车很奇妙,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二是在这个一切都要靠钱的社会,可以通过短暂的交流,互相取得信任,免费让你搭车。从没去过的北方的我,想去北方看一看。既然要去北,就去最北,于是决定去漠河。”

  从计划到出发不到一个月

  从安庆到漠河有近4000公里,只靠搭车,并非易事。但是许阳是一个喜欢体验的人。他始终认为,人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只想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体验,让自己变得沉稳,而不是因为一些小事情,在无病呻吟。从某种程度上说,在看《搭车去柏林》之前,许阳就已经成为那种“想做就做”的行动派。这部电影,不过是催生了他另一次行动而已。记者了解到,他是学校阳光跑族骨干成员,还曾骑车从安庆到上海。许阳说,“从计划到出发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下载温习全国各地车牌以及思考在路上搭车的各种可能性,准备了背包、路线图、帐篷,考完试休整了一段时间就出发了。7月31日5点半左右,在学校东门附近的高速路口,许阳鼓足勇气,伸出了大拇指。结果等了三个小时,都没有结果,中途还多次变换位置,边走边拦车。就在灰心丧气之际,两个阜阳的司机了解情况后建议他去国道试试。这时,他来到国道附近看到路旁停着一辆北方牌照的的货车,凑了过去,对司机师傅说明来意,成功搭上第一辆车。虽然只乘车了十几公里,但是许阳表示,先走再说,不想原地踏步。

  一路上搭过私家车大货车也搭过三轮车

  许阳告诉安庆晚报记者,“一路上搭过私家车、大货车,也搭过三轮车,但大货车居多。大多司机很健谈,还反复叮嘱路上一定要小心,然后遇到事情怎么办。这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力量,心里也非常温暖。也许这就应该是人们最本性的那种相处方式,只是这个社会让大家都变的很现实。经常在服务区来来回回转了好多遍,问了也有上百辆车,有人表示愿意搭车把我带到了目的地,但是问我要钱。一听要搭便车,立马开车走了。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在肥西服务区有保安劝我,用不着这么辛苦,趁着还没走出多远,在合肥买张票就行了。”2014年8月5日,“转”了15次便车后,行进近两千公里,许阳到达沈阳,他迎来一路上心情最差的一天。许阳表示,由于京哈高速修路,不得在四平下。那里服务区环境很荒凉,在掏身份证验明正身的时候,发现身份证失踪。当时想直接坐火车去漠河,然后就回家,在外面实在太遭罪了。安庆晚报记者了解到,11天中,许阳很少住宿,大多在高速服务区露营,一切从简,由于在途中一直寻求搭顺风车,经常顾不上吃饭。不过过了这个坎后,许阳反而淡定了。许阳坦言,这次搭车旅行他很感动,觉得生活中好人真的很多。因为在过了哈尔滨,国家高速就不再有了,搭车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可是我要去齐齐哈尔,路上一位大哥怕我一直搭不到车,他开车来接我去他家林甸做客,并带我去泡温泉。还要帮我买票让我坐客车去齐齐哈尔。可我还是想搭车,不然就与当初的想法违背了。因为这是很多同龄人都无法理解的事,更无法向陌生人解释。许阳背着蓝灰相间的背包继续西行,不死心地一边徒步前进,一边在不停地招手。8月9日,权衡之下他在加格达奇坐上开往漠河的火车。事后他回忆道,其实我也不知道为啥有这想法,也许是真觉得过的太辛苦了,想换个交通方式。也许就是很单纯的价钱问题,把住加格达奇旅馆的钱拿来坐火车。为了留住这些美好的记忆,许阳一路上拍了百余张照片,并用日志地记录下了每日行程的点滴。抵达中国最北端漠河后,临行前,许阳还在中国最北的邮局寄了几张明信片送给一路上遇见的好心司机。

  搭车去旅行风险也不小

  虽然这样的旅行意义非凡,但存在的风险也不小。漫长的旅途结束后,许阳告诉安庆晚报记者,搭车旅行,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安全坐上陌生人的车。一路上可谓艰辛碰壁危机不断,有时候一天也拦不到一辆车。这一方面要靠与他人交流、沟通察言观色的能力,一方面也要看运气,一般在服务区搭车的成功率远大于加油站。搭车经历,并非都顺利,没少招来冷眼。他大概算了算,一路上搭车的成功率大概在十分之一。愿意让他搭车的人,反应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可能以前听说过这种方式,看他是学生,很干脆地就答应了,有的则很犹豫,也有些怀疑。仔细查验他的身份证和学生证。对拒绝和怀疑过他的车主,许阳很理解,“毕竟出门在外,有点安全意识很正常”。虽然事先没有和家人沟通,但是一路上一直和他们保持联系。一路向北的路上,许阳不停“捡”到和他一样的人,有学生也有白领。在漠河站下火车时,许阳认识一个驴友,两人结伴去北极村,他们一起在北极村留下了合影。许阳说:“其实一路上的感受很多,现在感受已经不是那么真切,毕竟当时的环境已经不在。最深刻的应该就是什么事都不要轻易说不行,只要自己尝试过之后,才有资格去说。我出来走这么多路,就是想获得一种成长,一种体验。还有就是当我年老时,可以和儿子或者孙子,讲我当年的故事,而不是无话可说。看似很可笑,在我看来却是很幸福的一件事。”谈起这几天,在媒体里看到大学生搭错车的经历,许阳想着心里有些后怕。“想想确实很危险,也希望不要有人效仿,且行且珍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