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衣亭”:学潮与情义的丰碑

“血衣亭”位于安庆市菱湖公园内,掩映于绿树丛中,整个墓地肃穆清幽,这是为纪念在1921年惊动全国的安徽省“六·二”学潮运动中,与军阀斗争而牺牲的烈士姜高琦、周肇基而建的。“六·二”学潮是“五·四”运动在安徽的延续,“六·二”学潮以及由“六·二”学潮引发的反对第三届省议会贿选、驱逐省长李兆珍运动等都是安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影响深远的事件。
1921年,安庆爆发震惊全国的“六·二”学潮,姜高琦和周肇基在这次学潮中不幸牺牲。后二人合葬于菱湖东北隅,并建有纪念堂和“血衣亭”,为人们凭吊。纪念堂壁上还刻有了两人石像,每年6月2日要在亭中展览烈士血衣,亭、堂曾于抗战时期毁于兵灾。1987年清明节前,安庆市政府按原貌重修墓冢和“血衣亭”,树立墓碑及铭文。然而,如今的“血衣亭”由于管理不到位,周边被当成了货物堆放场,姜周墓的墓碑也出现了裂纹……。
安庆“六·二”学潮
震惊全国
1月8日上午,在菱湖公园内的“血衣亭”,退休老教师陈道成向记者讲述了“六·二”学潮中与军阀斗争而牺牲的烈士姜高琦,周肇基的故事。
陈老师说,倪嗣冲任安徽都督,安徽从此进入长达14年之久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期间,安徽大、小军阀经常挪用教育经费扩充军费。1921年,因教育经费被挪作军费及贿选,安徽的教育经费位居全国倒数第二位,安徽的教育事业奄奄一息。”
“为发展教育事业,争取教育经费独立,1921年6月2日,安庆各校学生代表为要求增加经费,在省议会门前请愿时被殴打。”陈老师说,安徽省立第一中学周肇基等100多名学生赶往省议会。姜高琦闻悉后,也随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生前往省议会支援学生代表,愤然高呼:“是有天地,何能独生”。
周肇基等学生到达省议会时,在同反动军警拼搏中被刺伤,抓入省议会卫兵室拘押。后在法专校长光明甫的力争下,周肇基被送入同仁医院救治,经医师竭力抢救,外伤虽愈,但胸腔淤血积聚肺部,伤重成疾。
姜高琦冲在一师学生队前列,亦被军警刺伤,身中7刀,伤及肺腑、脑髓、胸、颈等处。送入同仁医院,虽经全力抢救,终因伤势过重,救治无效,7月1日逝世。7月2日,安庆各校学生代表赴同仁医院将姜高琦烈士灵柩迎入黄家操场(公共体育场),各界代表1200多人向烈士致祭,不久旅京皖人在安徽会馆召开姜高琦烈士追悼大会。11月14日,安庆各界在黄家操场隆重召开姜高琦烈士追悼大会。次日,举行了隆重的殡葬仪式。为让世人凭吊,将烈士遗体葬于菱湖公园内,并在省议会后门建“姜高琦烈士殉难处”纪念碑。
周肇基出院回家后,仍时时呕血。其妻黄佳馥精心护理,仍未好转,病情日重。1922年11月10日再次发作,吐血身亡。各界人士纷纷前往吊唁。12月10日,各机关学校在西门外同善堂举行追悼大会,葬菱湖公园姜高琦墓侧。
“血衣亭”:
学潮与情义的丰碑
“‘六·二’学潮发生后,省学联《安徽省学生会周刊》连续刊文揭露军阀罪恶。学生还组织多批演讲队,张贴标语,散发传单。6月中旬,学联代表携姜高琦的血衣到芜湖、上海等地展出。军阀暴行引起了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不满,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学校纷纷通电声援,《申报》、《时事报》、《民国日报》等大报都刊登了安庆教育界这一惨剧,详细刊载了事件经过和通电。”陈老师说。
姜高琦身亡后,在全省学生和省内外各界人士的强大压力下,省议会同意增加教育经费,成立省教育经费管理处,由教育界人士管理。
“说起安庆菱湖公园东北角的血衣亭,人们往往只想到‘六·二’学潮和姜高琦、周肇基两位学子,实际上血衣亭的存在还与一位忠贞、忠义、忠勇、忠烈的女士有关。”陈老师告诉记者,周肇基受伤后,妻子黄家馥便赶到安庆。在陪护丈夫的一年多时间里,黄家馥在医院亲眼目睹了姜高琦的死亡,而她最深爱丈夫的最终离去,更使她柔肠寸断。她的挽联这样写道:“事君曾几时?如此幻梦姻缘,直把残生作虚度;自分应一死,唯念弥留遗嘱,暂将余息慰双亲”。这副对联写尽了自己的悲伤以及对丈夫的忠贞,也表明了她对生活的承担。
安徽军务督办(督军)马联甲在诱逼姜高琦父母迁柩回故里后,又逼周肇基妻子黄佳馥将周墓迁出菱湖。黄佳馥严词拒绝,答复劝其迁墓者曰:“今者倪、马当道,附和者多。我一女子,势不能作何反抗。然欲借亡者以求苛得,此非人之事,亦我所不愿。”
1924年清明节前,前往菱湖祭扫周肇基墓后,黄佳馥服毒自杀,以示抗争。
“湖滨展崇丘,曾听春风啼寡鹄;江城正寒食,谁怜热血浴双鸳?”黄家馥以死抗争之举引起了安庆各界人士的震动,安徽省立第一师范校长鲁道南及前校长徐方汉等发起了黄家馥追悼会,人们将黄家馥与周肇基合葬,并提出了“驱逐杀人放火的马联甲”的口号。1925年,在马联甲被迫下台离皖之后,合冢的墓碑中间书上了“周肇基、黄家馥忠士之墓”几个大字,两边镌刻了这样一副挽联:“无多麟风供庖俎,如此江山待祓除”。之后蔡晓舟、陈东原等又主持兴修建了姜周烈士墓。重修的姜周烈士墓墓区包括“纪念堂”、“血衣亭”、“姜高琦衣冠冢”、“周肇基与黄家馥夫妇合葬墓”。
“血衣亭”周边脏、乱、差
亟待管理
安庆文史专家、《皖省首府老安庆》作者张健初向记者介绍,姜高琦墓位于菱湖公园东,整个墓区包括姜高琦衣冠冢(后其家属移葬于本籍,此地为虚冢)、周肇基与黄家馥夫妇合葬墓。墓后建有两层六角的“血衣亭”。
张健初说,“血衣亭”的东面,另建有欧式建筑风格的纪念馆,馆内展有烈士的血衣和照片。1938年安庆沦陷后,原建筑全部被毁。1987年清明节前,安庆市政府重修了墓冢,重建了“血衣亭”。
记者看到,“血衣亭”为单层四角方亭,其楹联是当年李德膏等为烈士敬书的挽联:“扶伤吊死,奔命无疲,痛史相乘,忍健忘六月二日;伸法寻冤,吾济有责,人权欲绝,誓将持一发千钧。”
亭内四壁上,有王步文手书的“姜周同志千古醒皖第一声”几个大字,以及当年的墓碑及铭文和记叙重修之经过的文字。姜高琦衣冠冢上铭刻的是:“天柱徒高,何如义士垄?江流不转,长屹党人碑。”周肇基与黄家馥夫妇合葬墓碑两旁镌刻的是:“无多麟风供庖俎,如此江山待祓除”的那副对联。
采访中,记者发现,“血衣亭”周边却被当成了堆放场,有不少建筑垃圾和废旧铁器等。亭内,两张椅子已损坏,地面上满是灰尘。另外,亭门坏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人维修。关于姜周墓亭的简介上,被人乱涂乱画。亭子的一面墙壁上,刻有“安庆市重点文物保护”的文字。而姜周墓的墓碑已有裂纹,两墓碑之间还有污物。墓碑四周树叶枝条满地,附近松树也东倒西歪。
谁来管护血衣亭呢?当日,记者来到市园林管理局。该局综合管理科江科长说:“我们将会要求菱湖公园加强管理。”
相关新闻
- 桐城交警行政拘留4名无证且酒驾当事人(2015-1-22 15:51:56)
- “公益律师”进社区 义务送法到身边(2015-1-20 15:40:10)
- 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幸福(2015-1-20 15:39:53)
- 一个村竟有5名村干是“蛀虫”近200名村干(2015-1-20 15:39:21)
- 什么让朋友情深变成形同陌路?(2015-1-20 15:38:49)
- 大米加工厂扰民还在继续(2015-1-20 15:36:25)
- 职工辞职 工资却被拖欠(2015-1-20 15:35:54)
- 结伙抢得两千余元换来多年徒刑(2015-1-20 15:35:25)
- 安庆今日“大寒”不太寒(2015-1-20 15:33:36)
- 癌友用爱心助燃生命的希望(2015-1-19 19:52:56)
更多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 50万的借条被画叉还算数吗?
- 行人横穿马路致人死亡 因交通肇事罪获刑
- 600万债务起纠纷 联合调解化疑难
- 非法采砂船主挥刀抗拒执法
- 结伙抢得两千余元换来多年徒刑
- 微信约“友”遭抢 岳西警方快速擒凶
- 一场车祸让他丧失劳动能力 妻子提出离婚
- 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恨,他竟然这样“疯狂”
- 兄弟订立协议“分包赡养老人” 法院判其无
- 酒后无证驾驶闹事 依法罚款并处拘留
- 黑手伸向了医院
- 尾随独行女子 泼洒刺激性液体实施抢劫
- 飞车抢钱筹路费 只为躲债回老家
- 93名老赖名单被移交公安机关
- 王伯亮涉嫌收受巨额贿赂受审 被控受贿117
- 儿子儿媳不赡养父母被告上法庭
- 高速卖蛋 大妈不能这样“任性”
- 丈夫不靠谱 妻子诉离婚
- 大观经侦大队速破一起骗取贷款案
- 安庆人民路地上步行街通行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