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中高考直通车:备战高考——理综名师为你支招

  还有1个多月就要高考了,如何利用好考前这宝贵的时间均衡地复习备考,是所有考生都面临的严峻问题。时间短,任务紧,怎样才能把握机会?如何快速提高成绩?除了要把握好各科高考试题的出题方向外,还要抓规律,找技巧,学会对比总结。

  【物理】调整心态 有的放矢

  安庆一中 鲍吴兵

  注意心态调整 从容应对

  在高考的各门学科中,物理是很容易“贫富不均”的一门学科,几次模拟考下来,高分与低分的落差很大。愈近高考,不同水平考生的心理可能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不管考得如何,在高考前应注意心态的调整。

  对于基础较薄弱的考生,在后期复习过程中应将主要精力放在难度不高的题型训练上,对于难度较大的压轴型题可以有选择的进行放弃。

  对于程度较高的考生,在后期复习过程中应在审题、解题环节多留心,避免因审题、解题失误丢分而留下遗憾,同时还可以花一些时间放在压轴型题上,力争更高的成绩。

  注意考点梳理 查缺补漏

  在后期复习过程中,考生可以有意识地将考点进行梳理,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对近年来的高考热点要特别加以留心,对考点的薄弱环节和自己的知识盲区,要及时寻求老师的帮助。可以对照《考试说明》,将必考、选考的模块的考点进行逐一排查,将书中所选题例要仔细做一遍,反思其中所涉及到的考点自己掌握没有,还有哪些方面的考点是自己的“软肋”。

  建议考生将前面复习过程中解过的习题、考过的试卷再梳理一遍;将近几年的安徽省的高考真题进行整理、比较,体会安徽高考理综卷的命题特点。考虑到今年是安徽省自主命题的最后一年,为了平稳过渡,试题命制风格很可能向全国卷靠拢,因而在后期有必要将近几年的全国高考卷进行梳理。

  注意针对训练 有的放矢

  要在有限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理综试卷,熟练解题是制胜的唯一诀窍,所以平时的仿真练习必不可少。学校组织的模拟考试也应该加以重视。

  物理学科的计算题有3个,所占分值大(安徽卷分值为50分),可以说是成败的关键。所以考生要特别重视对计算题的练习和规律的梳理。在命题规律上,计算题的难度设置肯定具有一定的梯度,对于压轴题,前面的小问题往往是送分的。所以在解计算题时不要盲目地放弃,至少做到一遍仔细地审题,不要留下“连题也未看”的遗憾。

  另外,物理计算题要求考生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过程”,阅卷老师评卷也是根据考生的解题步骤给分的。所以考生特别注意计算题的答题规范性,平时解题要注意参考评分标准,尽量将能够得分的点答出。要特别强调的是解题时,文字表述可以简洁,但涉及到的“受力分析图”、“运动图象”、“运动轨迹图”等图表应该在旁边画出,这样有助阅卷老师理解解题所运用的原理和规律,也是可以增加得分的加分项。

  【化学】梳理主干知识 关注课本实验

  安庆一中 潘丹丹

  研读考试说明 关注题型示例

  总体来看,今年化学的《考试说明》中,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和内容与2014年几乎相同。

  《考试说明》中新换题型示例中增加了全国新课标卷的试题,考虑到我省明年即将使用全国卷,这就体现了今年安徽省命题向全国新课标卷“平稳过渡”的理念。考生应该了解新课标全国卷中试题特点,探究安徽卷和全国卷之间相互交叉部分的知识考查。同时还要注意到题型示例对高考题型的导向作用。

  归纳主干知识 关注课本实验

  考生应根据考试说明所附知识点详细清单,对课本上散乱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强化主干知识之间的联系,搭建主干知识的结构桥梁,提高对知识提取的自由度,以此提高知识的辨识能力。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包括阿伏加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离子反应、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离子积常数、溶液的pH计算;电化学(新型电池、电解原理和金属腐蚀等)等等。复习中,考生应对考试范围中的知识点逐一过关,不能遗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的考查一定是重点,考生们应该多关注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能在脑海中回忆出所有实验的装置、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操作要领以及误差分析等,同时通过课本中探究型实验的引导掌握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养成良好习惯 关注心理训练

  建议后期的复习一般以模拟题的练习为主,习题的选择贵在精不在多,要坚持看错题、练真题。要反思涉及的知识点、反思解题思路、反思失误原因、反思题中的陷阱所在、反思语言表述是否准确严谨、反思答题是否规范。

  在积极备考中,最重要的是心理调整,考生在考试中遇到老题型不轻敌,遇到新题型不慌乱,确保会做的题绝不出错。

  【生物】完善知识脉搏 突破重点难点

  安庆一中 朱晨兵

  消除盲点

  认真研读《考试说明》,不仅要对“考试范围与要求”所列举的考点,结合人教版课本逐一过关,而且要结合“题型示例”、“典型试题分析”来理解“考核目标与要求”中规定的四项能力要求,即10个层次分明的条目。以能力测试为主的主导性原则是高考命题遵循的重要原则,因此,“四项能力要求”是《考试说明》最核心的内容,引领着考试的主流方向。

  通过平时练习和模拟考试,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通过查缺补漏达到能力的升华。最好能建立错误档案,根据考试范围进行学习状况的检索,不断改进,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使自己的知识脉络不断完善。避免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强化重点

  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学等主干内容是每年生物高考重点考查的对象。针对此,考生可以自主构建知识框架(或概念图),将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实现知识的重新有效整合。

  例如复习“DNA的结构与复制”,需明确DNA的结构包括DNA的平面结构、空间结构,DNA的复制包括复制时期、条件、过程、特点、意义,并结合选修本的PCR知识比较体内和体外DNA复制的异同,将这些知识串联起来,就形成了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知识的外延,把它和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

  突破难点

  每位考生的“难点”各有不同,结合自身实际,多与同学、老师交流,寻求突破方法。《考试说明》中“(二)实验与探究能力”即实验题可能是所有考生共同的难点。对此,考生首先要吃透《考试说明》中“(二)实验与探究能力”下列的4个条目的内涵,结合老师总结的高考实验考查类型,实验过程遵循的原则,再通过回顾自己做过的题,总结经验,接受教训,进而形成适合自己的解题策略。

  高考中,往往会考查考生的语言组织的能力,对此考生要做到“官话官说,实话实说”。同时也要注意总结一些措辞,如为了排除实验中无关变量的干扰,我们通常用“等量”、“适量”、“一定量”,“生长状况相同”、“长势相同”,“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平均分组编号甲乙丙等”,“若干只/株”等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