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是安全生产月,水上交通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我市拥有247公里长江岸线,内湖内河众多,渡口散、乱、小,发展参差不齐,部分港口硬件设施条件落后,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严重,缺乏应急队伍和设备,全市水上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当前,我市在长江干线上共有四大港区:安庆中心港区、枞阳港区、望江港区、宿松港区。此外华阳河、皖河、菜子湖、罗昌河四大水系,流域内航道长724公里。全市有港口企业113家,船厂11家,水运企业71家。截至2014年底,全市有各类型船舶1577艘。长江干线安庆段登记在册渡船61艘(41艘正常运营,20艘停航),旅游船1艘。市区有跨江渡口6道,内河有渡口111道,客渡船超过100艘。
港口散乱小、隐患大
散乱小、隐患大、发展参差不齐是全市渡口码头的主要特征。举例来说,安庆中心港区有危货码头20座。2014年港口危货吞吐量322.54万吨,约占货物吞吐总量的10%。危货源主要有原油、汽柴油、液态烃、苯乙烯、硫酸等20多个品种。一旦发生事故,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该港区现有大渡口件杂货锚地、五里庙联检锚地和五里庙散货油轮锚地3处。近几年,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锚地设施十分落后,已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和到港船型发展需要。
"安庆港部分码头的硬件设施条件比较落后,与安全生产的要求不符。少数码头作业现场管理薄弱。"市港航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我市部分客运船舶不符合船舶检验规范;不少内河渡口标准化建设配套设施缺乏,渡运条件简陋;部分渡口选址不合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渡运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
“应急”上心有余力不足
去年以来,我市与港辖区规模以上港口企业、危险品作业单位签订了港口安全目标责任书,同时制订了《内河客渡运安全隐患排查标准(暂行)》、《港口安全监督检查办法》。此外还出台了《港口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港口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旅客紧急疏散和救援预案》和《港口预防自然灾害预案》。
不过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尚无专业水上搜救打捞队伍,而负有水上应急救援职责的安庆海事局、市港航(地方海事)管理局仅拥有20多艘海巡艇和一些简单的应急救援装备。此外,港口企业的一些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大多为上世纪购置,老化严重。
在客渡运输安全方面,目前全市共有渡工121人,年龄结构老化严重,青壮年劳动力不愿从事渡工职业。
为确保我市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去年以来,我市整改了中石化安庆分公司杨家套水上加油站和皖枞阳客028号、皖枞阳客008号、宿松县农技渡口渡船、枞阳县万商集渡口渡船、大观区万集渡口、华阳船闸护坡安全等隐患。
6月3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突出重点时段、重点水域、重点渡口、重点码头和重点航线,全面排查港口码头、车渡船、旅游船、客渡船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
今年以来,长江安庆段共发生3起事故(其中2起沉船),无人员伤亡。内河未发生客渡运安全监管责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