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悉心照顾自己的两个智残兄弟,她用爱和责任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手足情。她就是家住桐城市黄甲镇水岭村郎湾村民组60岁的张泽珍。
桐城市黄甲镇水岭村,属于典型的贫困山区,唯一一条狭窄的盘山公路还不能通到张泽珍家门口。在张泽珍兄妹五人中,她的哥哥和弟弟都是先天智残,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姐姐和妹妹都嫁出了大山,母亲在张泽珍孩子三岁那年去世了,父亲又常年生病,照顾残疾兄弟的重担无疑就落到了张泽珍的身上。好在老伴李学应没有一句怨言,默默地支持着张泽珍照顾两个兄弟。
两兄弟和张泽珍同住一个屋檐下,同吃一锅饭。她说:“宁可我自己不吃,也不能让他们俩少吃,不然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每年两兄弟过生日,张泽珍总是单独弄点鱼、肉、鸡蛋之类好吃的给他们。
每次出门,张泽珍总是快去快回;要是当天不能赶回来的,夫妇俩总要留一个在家照顾两兄弟。有一年,张泽珍患了胃溃疡,胃出血,医生建议她住院治疗,但她考虑到住院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她不在家,兄弟俩吃喝就成了问题,心里放心不下,于是她让医生开了点药就回家了。
兄弟俩平时也没少给张泽珍添乱,邻居家打好的柴、砍下的树,两兄弟没事就往家捡、往家驮,时间长了、次数多了,领居们也很苦恼,有时找上门来,张泽珍总是小心翼翼地赔着不是,然后自己将这些东西还给邻居,好在大多时候,邻居们都很宽容、不计较。
张泽珍有过27年村干任职经历,其间曾有过一次招干考试的机会。就在她为招干考试而忙碌准备的时候,年老体弱的父母亲却整日愁眉不展,心思细腻的张泽珍知道,父母是怕她考上后,家里的两个残疾兄弟无人照顾。想到这,张泽珍强忍内心的煎熬。最终,为了父母,更为了哥哥和弟弟,她毅然放弃了那次难得的招干考试,重新回到村里,一边工作,一边照顾智残兄弟。
张泽珍家不富裕,住的还是结婚前盖的已有30多年房龄的老房子,全家主要经济来源全靠几千元的茶叶收入和计生奖补资金,好在两兄弟申请到了五保补贴,日子还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