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安庆首个秸秆基料化试点里长出“幸福菇”

  时值深秋,何承华位于宜秀区杨桥镇鲍冲湖村的生态农业园内却生机盎然。一棵棵金黄的银杏树下,厚厚的秸秆堆里,“幸福菇”(学名:大球盖菇)的菌丝正在悄然而缓慢地生长。这里便是我市首个由市农委牵头联系的秸秆种植食用菌试验点,一旦试验成功,该项技术将在全市范围进行推广。

  10月10日当天,何承华从宜秀区罗岭镇农机站拖来了早就准备好的一车车秸秆,开始尝试着用这些种植户眼中“烫手”的“废料”种植食用菌。先将银杏树下的土地平整一番,铺上一层秸秆,在秸秆上铺上一层土,撒下食用菌种子之后,再盖上一层厚厚的秸秆。“15℃以上的温度下生长55天左右就能长成了。”何承华介绍,但由于最近长时间的阴雨低温天气,食用菌的生长有些停滞了。

  “你看,现在长出了一些菌丝。”何承华带着安庆晚报记者来到一片银杏树林,轻轻地扒开最上面的一层秸秆,翻开土壤,黑色的土壤中便露出了细微的白色菌丝。何承华说这也算是发展了林下经济,又消耗了大量的秸秆。他初步统计,每亩大约能消耗掉30到40吨的秸秆,而他现在一共种植了6亩食用菌,据预测每亩能收获3000到4000斤的鲜菇。

  全市范围内各地都在开展秸秆基料化应用的尝试,利用农作物秸秆种植食用菌。望江县投资新建的“安徽丰尚现代农业示范园”投资达2200万元,将工厂化生产食用菌,预计利用农作物秸秆年产草菇1500余吨。我市农业部门也将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社或粮、菜种植大户采取多种栽培模式,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全年利用农作物秸秆近4万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