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店向小学生出售游戏充值卡
2015年12月24日上午,市民胡女士致电《安庆晚报》热线:昨天(2015年12月23日),我孩子从家里拿了600元钱,在高琦小学附近一家商店内,购买了游戏充值卡。我发觉后,找到店家要求退货,却遭到拒绝。
【家长反映】
店家向小学生
出售游戏充值卡
胡女士告诉安庆晚报记者,她的孩子是高琦小学5年级学生。“2015年12月23日,她发现孩子放学回家后,将自己的房间门锁上。”
“当时,我感觉不对劲,便叫开了门。”胡女士说,她发现孩子正用“4399一卡通游戏充值卡”进行充值。在她的追问下,得知孩子拿了家里的钱,在高琦小学附近一家名为“孩子王”的商店内,购买了600元的游戏充值卡,每张游戏充值卡面值50——100元不等。
“店家向未成年人出售游戏充值卡,这种做法不应该。”胡女士说,她拿着这些游戏充值卡来到“孩子王”商店,要求店主退货,但遭到拒绝。
胡女士说,后经了解,高琦小学有不少学生在学校附近的商店,购买游戏充值卡。“有的孩子还说,经常有店主向他们兜售游戏充值卡。”
“由于年龄小,孩子自我克制力不强,上网玩游戏容易成瘾,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胡女士说,一些经营者为了经济利益,以不法手段诱惑孩子们购买游戏充值卡。“希望有关部门进行监管。”
【记者调查】
小学生购买
游戏充值卡出手阔绰
当日上午,记者随同胡女士一起来到高琦小学附近这家“孩子王”商店。记者看到,这家商店主要销售各种学习资料。
一名自称姓刘的店主告诉记者,她不是不给胡女士退货,这些“4399一卡通游戏充值卡”上的“密码”已被刮开,不能再对外出售。
这名店主还从抽屉里抓出一大把各种游戏充值卡,并告诉记者,她随便一抓,就有几千元的游戏充值卡,而这些充值卡是她从其它经营店以“95”折进货的,利润很薄。“出售这种游戏充值卡不是我一家,我市不少小学附近的商店,都有出售。”
记者随后走访了我市多所小学附近商店。正如这名姓刘的店主所说,有不少小学生上学前或放学后,在学校附近商店购买游戏充值卡。
采访中,一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钱包里的钱总是莫名其妙地少了一些。经询问,得知是被孩子拿去购买游戏充值卡了。“这不仅会影响学习,还可能养成偷钱的恶习。”
【律师】
向未成年人
出售游戏卡违规
学校附近商店能否向孩子出售游戏充值卡呢?安徽国誉律师事务所汪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网络游戏市场的不断扩大,它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也日益显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导致学业及身心健康受损。为此,文化部于2000年8月1日正式实施《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
“根据该《办法》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等网络游戏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汪律师说,学校附近商店向未成年人兜售各种网络游戏充值卡的做法显然违反了该《办法》。
记者随后来到安庆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一名潘姓工作人员说,这事不属他们监管,应归市场监管部门管理。
安庆市工商行政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法规科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无证经营取缔办法》规定,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它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违法经营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该《办法》的规定予以查处。
相关新闻
- 消费后索要发票得花钱买?(2016-1-6 20:21:15)
- 一批劣质钢材产品被集中销毁(2016-1-6 20:20:55)
- 我市近期连续发生多起持刀抢劫案(2016-1-6 20:20:40)
- 换“马甲”意图避债法院依法“打回原形”(2016-1-6 20:20:24)
- 驾驶员原是个瘾君子(2016-1-6 19:29:08)
- 劝男友不吸毒未果 女子赌气吸毒受处罚(2016-1-6 19:28:13)
- 被遗弃女婴仍在治疗现已脱离生命危险(2016-1-6 19:27:57)
- 宿松一用户遭遇“呼死你”一天电话上千个(2016-1-6 19:27:40)
- 全省首例起诉地方志编纂的行政案件结案(2016-1-6 19:27:25)
- 四人合伙骗走村民14000元(2016-1-6 19:27:08)
更多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 司机疲劳驾驶 货车撞上大桥
- 遭遗弃新生女婴急需妈妈初乳
- 对面车灯光太强 货车撞桥侧翻
- 男子酒后驾驶摩托车 喜宴结束后被拘留
- 我市近期连续发生多起持刀抢劫案
- 强制戒毒期满两个月 女青年又吸毒再被抓
- “宿松新生女婴遭遗弃”案成功告破
- 劝男友不吸毒未果 女子赌气吸毒受处罚
- 小珠子巷道路拥堵难行 有关部门:将进行整
- “白日闯”疯狂盗窃十余起
- 驾驶员原是个瘾君子
- 劳务人员工地受伤 赔偿协议需履行
- 宁安高铁安庆站加强出租车秩序管理
- 我市第一条“白加黑”改造道路盛唐湾路正
- 扣划赡养费 释法化干戈
- 安庆小伙开免费吉他教学班
- 智障女深夜迷路 两位的哥伸援手
- 我市高速首例“醉驾入刑”嫌疑人被刑拘
- 假离婚转移财产欲规避执行 "老赖"被捕
- 我市前四批专项建设基金争取工作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