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淋喷头、旋转窗户、小小动力船……这些发明,不是出自大人之手,而是石化三小“爱科思”科普社团的小小科学家们的作品。去年,该社团小小科学们拿下全国各类科普奖28个。
2月23日下午,石化三小科学探究室内,数名“爱科思”科普社团的小小科学家们围绕沙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小发明。“这个月,社团围绕沙子做文章,进行小发明小创作。”在一旁的指导老师武红卫向记者介绍,“爱科思”是“X”的谐音,简单的说,就是孩子们探索未知的事。创建社团,为的是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科学体验活动,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兴趣和素养。
采访中,孩子们高兴地将自己“得意作品”拿给记者看。叶鸿铭同学的小小动力船让记者开了眼界。这只小船由细铜管,废旧饮料瓶和一支蜡烛组成,只要向细铜管灌水,再点燃蜡烛,小船在动力的作用下就能在水面上前进。刘旭鸣同学也给记者拿来他的一项小科研报告,通过对日常生活垃圾的研究,得出相关的数据结果,该项小科研报告获得了全国少儿科普类奖项。
现场,王浩宇同学从社团的名称意义、创建时间、创建宗旨及活动方式向记者娓娓道来,以“我们活跃在校园”、“我们飞翔在社区”和“我们驰骋在大自然”三大版块阐述社团的建设过程及多年所开展的主要活动经历。
“科普社团成员从2012年的几十名学生,发展到如今100多学生。”武红卫老师说,社团成员大多是五六年级学生,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小发明、小创作和小研究报告,仅2015年,学生们的作品就获得全国各类科普奖28个。
学校负责人何校长说,学生参加科学社团,在不断的科学实验和活动中,增强了他们对科学的认知和学习的热情,这也是一种素质教育的体现,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