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记者行:“一师一校”的刺痛与感动
一条破损不堪的柏油路蜿蜒盘旋,车子费力地爬上接近山顶的地方,便来到了宿松县陈汉乡九登山村村级小学。从山脚走到山顶上的这条路,如果靠步行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村小的唯一一名老师洪继发就这么走了44年。
因为找不到接班的老师,今年已到退休年龄的洪继发又被返聘回来继续上课。这条路还要接着走多少年,他自己也不知道。不是不愿意受这份苦,他唯一担心的只是如果有一天自己再走不动了,有没有人愿意接班来教村里这些孩子。
“像这样一个学校只有一个老师的教学点,我们乡就有19个。”陈汉乡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梅益钢告诉安庆晚报记者。宿松县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全县一师一校的教学点共43个,这些教学点里正在学习的学生有183名。
从分布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教学点都集中在山区,一师一校教学点今后师资如何解决成了所有山区教育的一大难题。
“一个人的坚守叫我怎能离开?”
陈汉乡九登山村位于宿松县东北角,是该县海拔最高山村之一,也是距离乡政府最远的边远村,紧邻太湖县。
3月3日上午11点左右,安庆晚报记者来到九登山村小。一个陡坡上来便是校园,还没进入校园就能听到孩子们读书的声音。校舍的房子整齐干净,墙体看上去像是刚粉刷过。一间正常大小的教室里,洪继发刚教了些生字,7名学生正低头描写。
因为整个学校只有他一名老师,洪继发只得身兼数职,是校长,也是语文老师,教数学,又教体育,每天中午还要充当炊事员。
一方面是孩子们继续学习下去的迫切需要,一方面却又是支撑下去的艰难。洪继发十几年前就查出来有胆结石,却始终找不出来时间去动手术。“我一走孩子们就得放假,这怎么行!”
“一个人的坚守叫我怎能离开?”考虑到这一点,洪继发哪怕身体抱恙也要挺一挺,家里有事也不能管,退休了还义无反顾地接受返聘。
梅益钢告诉安庆晚报记者,在陈汉乡的19个一师一校教学点中,返聘回来的有4个,5个教学点的老师接近退休年龄,还有一个教学点因为老师退休后没有人愿意接手,不得已找了一名代课教师。
“哪怕只有一个孩子也不能断了老师!”
3月5日上午,安庆晚报记者来到宿松县另一个山区乡——北浴乡,这里一师一校教学点共有5个,虽然不像陈汉乡那么多,但问题同样存在。
四吉村小学离乡镇府不算太远,二楼的教室里还有9个孩子在读,54岁的汪少波就一人教着这9个学生。“去年下半年还有2个五年级的学生,所以临时请了一名大学生来教课,今年上半年大学生辞职了,2个学生也只好转学去乡里的完全小学了。”汪少波介绍道。
汪少波家住破凉镇,每周末骑着摩托车来回。平时放学了他就一个人在教室旁边的宿舍里批改作业、备课、进行网络学习。虽说离退休还有几年,但汪少波还是担心“后继无人”。“我能理解,晚上天一黑大山里一片寂静,刚毕业的孩子怎么不怕?”他说。
宿松县北浴学校校长洪凯华掰着手指头算了算:“2014年我们乡拟招10名老师,实际招到2个,走了一个;2015年拟招11名老师,实际招到3个。”北浴乡各个学校按学生数量来分派老师,平均每年调走的、退休的老师数量就达7个左右,招进来的却屈指可数。老师数量只减不增,再往后该怎么办,洪凯华也很是头疼。
一师一校教学点何去何从
近年来随着山区生源自然减少,不少山区小学变成教学点,因而出现了这样一些一师一校的特殊学校。但是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原则,哪怕只有一个学生,这些教学点也不能撤并,不然就可能导致一些家庭条件不够去完全小学读书的孩子没法上学。
有学校就得有老师,在宿松县一师一校教学点的老师普遍年龄都在四五十岁左右,总有需要新的师资力量补充进来的时候。但采访中安庆晚报记者了解到,这43个教学点却迟迟没有年轻老师来。
因为一师一校问题亟待解决,梅益钢和同事们也曾经尝试着去探索一些新模式,例如让新招进来的老师们实行“走教”,即吃住在一起,上课的时间再各自去教学点教学。但这一模式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梅益钢举了个例子,自己曾陪着一位刚招来的老师坐车前往教学点,在路上这名老师就哭了,因为目之所及全是一望无际的大山。想方设法调走的,考走的,甚至是放弃工作什么都不要走的,每年都有。
洪凯华和其他几名山区学校的老师曾在宿松县教育调研会上提出了山区学校面临的三个难题:“进老师难,学校经费难,老师来了以后个人问题解决难。”
梅益钢也认为,这些都是很实际的问题:“我现在一听说有哪个单位新来了几个男孩子,就立马去问问有没有对象。”他无奈地笑着说,山区条件太艰苦,新招的又大多是些小姑娘,他们是想方设法地希望能留住人。
图为洪继发正在给7个孩子上语文课。 刘发贵 摄
采访中去到的学校,如果单从校园建设来说并不差,多媒体教学也是每个教学点都有,可是一进入校园就觉得空荡荡的。城镇化的进程中,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老师去到城里,这是进步所在,但是剩下来的孩子怎么办?
“没人来”、“留不住”是贫困落后地区学校所面临的最大的师资难题,于是便出现了“一师一校”这一无奈的现象。从这些坚守在贫困山区的老师们来说,他们无疑让人感动和敬佩。但从他们多年来孤独的守望里,却也折射出了山区教育的痛点。成洁
相关新闻
- 打造“互联网+”销售模式 把乡愁“捏进”(2016-3-23 14:02:13)
- 安庆好故事:联手救助尿毒症女孩(2016-3-23 14:01:54)
- 增加班次加密发车 公交服务清明祭祀(2016-3-23 14:01:37)
- 新春记者行:“16只机械手”创新驱动发展(2016-3-23 14:01:21)
- 两女童上学途中“失踪”(2016-3-23 14:01:04)
- 网吧之嬗变(2016-3-23 14:00:41)
- 创建“无传销城市”146个传销窝点被“捣毁(2016-3-23 14:00:20)
- 卖出东西又偷回 二次转手他人被判刑(2016-3-23 13:59:59)
- 风筝满地摆小摊街头占 多地占道经营现象“(2016-3-23 13:59:40)
- 两女童上学途中“失踪” 原是未完成作业怕(2016-3-23 13:59:01)
更多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 欲诱奸精神病妇女 依法被追刑责
- 小学生用“文言文”写考试作文惊呆老师
- 三车连撞,三死一伤 事发206国道怀宁县高
- 同学聚会一人酒后开车身亡 家属向同桌十余
- 成人用品店开在学校附近 家长担心影响孩子
- 起纠纷后 男子怒砸按摩店
- 突降春雪 近万亩高山茶园受灾
- 少年两次被撞 谁之责?
- 多人为发财出歪招 POS机上一夜“空套”45
- 90后青年救火受伤称“不后悔” 群众为其捐
- 火车站灯饰出故障
- 医生之间发生冲突 卫生室停诊村民看病不便
- 300余辆电瓶车“霸占”吴越街
- 电话打来真是询问路况的?
- 被举报吸毒者 竟是在逃疑犯
- 太湖两男子 醉驾被判刑
- 被开除公职后仍谎称警察 行骗十万元锒铛入
- 男子吸毒后情绪亢奋被抓
- 安庆好故事:怀宁在外创业村民回乡为病重
- 熟食店常年占据小区通道 城管“站岗”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