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区山口乡联胜村的马四一已经有很多年没种过庄稼了。孩子外出创业,马四一也跟着去打下手,家里的田地就荒了。近两年,马四一通过嫁接技术,在家里荒废的土地上种上桃树,搞起了经济林,为家庭增收。
这几年,联胜村像马四一这样种桃树创收的农户不在少数,桃树经济林也已经成为联胜村农民除山芋角以外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整个3月份,联胜村都被包围在一片片花海之中,几乎每个农户家的房前屋后都种了桃树。3月27日,安庆晚报记者来到联胜村时,向阳地的桃花已经快要谢了,而背阴一些地方的桃花开得正艳。对于联胜村的农民们来说,搞经济林不仅给家庭创收,这花团锦簇、片片花海的效果也让家乡美了起来。
马四一的家就在公路边,房后的地里就种着桃树,顺着一条小路绕到马四一家的大门口,三四块地里都种满了桃树。这些桃树枝干还比较细,看上去嫁接时间不长。“我家的桃树才种大概4、5年时间,比种庄稼要省事得多,只需要松土、除虫、施肥就行了,产量也不错,能卖得上价。”对于马四一来说,在地里种桃树,不仅省了许多事,收入也还不错。“我就嫁接了30多棵,有大青桃、油桃两个品种,一开始几年产量不怎么样,估计今年会好些。”
相比马四一,村民程杰良家里种的桃树要多得多,“我家有6、7亩山地都种了桃树,在没种桃树之前,地里都种山芋、玉米、油菜、小麦,这些农作物需要细心照料打理,而且经济价值也不高。”程杰良说,由于嫁接的桃树品种结出的果实特别大,“一颗桃子基本都在半斤以上,能够卖得上价钱,刚上市时这样的大桃子可以卖6块钱一斤,一亩产量平均在2000斤左右,是我们家重要的一项收入来源。”
山口乡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章宏向记者介绍说,联胜村目前用以发展经济林的耕地有近2000亩,占比在20%—30%左右,桃树经济林是除了山芋以外,联胜村村民的第二大收入来源,给每户增收近万元。为了帮助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乡农技站在桃树嫁接技术上对农户进行现场指导,“打个电话农技人员就过来了,有问题都可以过去问,农药化肥使用的问题也可以找农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