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倾城 全力以赴守家园
自6月30日起,怀宁县普降大到暴雨,防汛形势异常严峻。目前,怀宁县已紧急转移4266户13794人,集中安置31处2403人。
在灾情面前,有人全力以赴,坚守保卫家园抵抗洪水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灾情面前,有人不眠不休,确保每一位群众能够安全转移;在灾情面前,也有人默默守护,守护安置点后方稳定…
7月4日上午,安庆晚报记者来到了怀宁县灾情严重的黄龙镇以及三桥镇进行采访。
黄龙镇中心学校救灾安置点里的老人与小孩
“守住大家
才能守得住小家”
家住黄龙镇杨林村杨联圩闸坝组的汪爱云是村里的种粮大户,家里承包有200余亩土地。“前几天,我们家才买了18吨化肥,准备给水稻施肥用的,现在全都堆在家里,也没法管了。”在黄龙镇中心学校安置点,54岁的汪爱云告诉记者说。
汪爱云家的房屋没有建在坝上。2日早上,杨林村团结圩溃破之后,村里就来人向她们一家下达了撤离通知。“当时已经有大巴车来接人了,但是我们家堆了那么多的化肥,而且杨联圩也没有问题,所以我不愿意走。”汪爱云如实告诉记者说,中午吃过饭,村干部又来到她家,通知她们情况危险,让她们马上撤离。“当时,我们还在吃饭,我丈夫和儿子一听情况,把碗一丢起身就走了。后来,我丈夫直接留在了坝上,我儿子立刻将家里的大货车开动了。”汪爱云说,“我碗都没来得及洗,一家老小7个人就被拉上了车。随后,我儿子又挨家挨户地把那些年纪大的老人和小孩全都拉到了车上,直接开到了中心学校。”将车上的人全部安置完了之后,汪爱云的儿子又开着大货车返回了。就这样,汪爱云的儿子胡奇开着大货车在村里和安置点往返了七趟,和村干部们一起共转移了700余人。受灾群众转移之后,胡奇又和村民们一起开着自家的大货车忙前忙后地运输沙袋等抗洪物资。
7月4日上午,记者在杨林村杨联圩黄小公路附近见到了正在防汛的胡奇。胡奇向记者介绍说,杨林村地跨团结圩和杨联圩圩区,其中有700人住在团结圩,1700人住在杨联圩。2日上午6时,团结圩已经溃破,圩里居民家中全部被淹。现在洪水直接向杨联圩冲击,如果杨联圩一旦失守,圩内的6个村,16000余人,18000亩农田将全部受灾。
胡奇向记者介绍说:“本来我们村里的内河黑河是流入珠流河,再经过珠流河流向长江的。现在团结圩溃破之后,长江和珠流河水位又持续偏高,我们内河的水不但流不出去,反而外面的水还在向里面倒灌,造成水位不断上涨。杨联圩是我们村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溃破,我们的家园就保不住了。现在村里留守的人员很少,所以我和我父亲一道加入了防汛队伍里,保大家也是保小家。”
黄龙镇中心学校救灾安置点里的老人与小孩
“守住生命
才能守得住财产”
4日上午11时左右,记者又赶往怀宁县另一灾区——三桥镇。据了解,由于连日暴雨,三桥镇外河珠流河水位暴涨,导致河水倒灌内河白洋湖,使得整个镇遭受严重内涝。三桥镇全镇8个村、1个社区在此次暴雨中全都不同程度受灾。
在受灾安置点三桥镇希望中学的学生宿舍里,67岁的老人丁士应正在陪一个村民聊着天,“来了就安心呆着,这里的情况不知道要比你家好到哪去了。”
家住在三桥镇白洋圩湖滨村油湾组的丁士应老人告诉记者说,村里的地势属于白洋湖区最低洼处,灾情较为严重。7月1日起,丁士应所住的村民组就开始陆续被淹。“当时很多村民家中都开始进水,由于我们家的位置稍微高一些,所以我家的水位大概就50公分。2日上午,村干部和武警官兵就开着冲锋舟挨家挨户地通知大家撤离。当时,我们村的很多老人都不愿意走,非要坚持留在自家二楼。那时候,我们家里都已经断水断电,吃喝全都没有了。但是一些村民的工作还是非常难做。”
丁士应告诉记者说:“这些老人主要是舍不得家里的棉絮和家禽。我看这情况不行,就跟村干部商量了一下,先让村民们到我家来,因为我家的地势要高很多,中午的时候我就将家里的一些干粮分给大家吃吃。慢慢地,到了2日下午,很多地势低的村民家里的水就已经上升到1、2米高,一楼的门窗都已经开不了了。这时候大家也都开始有些慌了。好在周边的村民们都已经集中到了我家,所以冲锋舟就直接开到了我家,把人全都带出来了。现在我们家也已经被淹了。” 丁士应告诉记者说,“现在还是有很多的人想着要回家看看情况。因为我对每个村民都比较熟悉,所以我能根据他们的情况进行安慰,有时候要比村干部好沟通一些。”在丁士应的安慰下,不少村民们也都渐渐地平静了下来,他说,“反正灾情已经发生了,生命毕竟比别的都重要。”
“我希望
灾区见不到一个灾民”
三桥镇的灾民转移并不是很顺利。“因为暂时没淹和淹得不厉害,很多村民都不愿意走。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和人力,必须确保大家离开。”在安置点内,记者见到了三桥镇党委副书记董学红,因为连日来的奔波和劳累,董学红的嗓子早已沙哑。他告诉记者:“虽然工作难做,但是我们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得越快越好。我希望,灾区见不到一个灾民。”
在救灾转移中,家住三桥镇湖滨村76岁的陈一民就始终不愿意离开。“我老伴去世了,一个儿子在外地,一个儿子在雷埠,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守着三间房子。”刚被转移到安置点的陈老告诉记者,“当时,村里确实去了好多次,但是我家里有刚刚打的香油,还有很多被絮,这些东西一旦被淹了就一点用都没了。还有我家里还养了一些鸡鸭和小狗,根本就走不开。”
7月3日,陈老家中开始进水。陈老一个人将家里的东西慢慢向二楼转移。由于已经断水断电,再加上转移的东西比较多,老人愣是饿了一天没吃没喝。4日早上,当陈老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发现,水已经到达自己的床沿。“感觉床马上就要被淹了。正当我准备搬东西上二楼的时候,我看见董书记划着船来了。”陈老说,这一次船上还坐着自己的儿子。
“为了让我安全撤离,他们还连夜去雷埠把我儿子叫来劝我。我觉得自己要是再不走的话真的就不好意思了。”就这样,陈老来到了安置点。中午吃饭的时候,饿了一天一夜的陈老一会儿就将饭吃了个精光。“出来了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而且这里的条件确实比家里要好多了。现在就希望洪水赶紧退下去,我能早点回家看看。”
暴雨还在持续,灾民转移还在持续,董学红在安置点呆了一会,用沙哑的嗓子和记者道别之后,又匆匆前往未转移的村民家中……
7月3日下午,黄龙镇康宁村胡林闸出现倒灌现象。安徽省武警总队第一支队的战士接到命令后快速奔赴现场开展堵险,经过3个多小时奋战,终于将涵闸堵上,确保了团结圩二道防线安全。
相关新闻
- 刘克林: 坚守防汛阵地的老圩长(2016-7-5 12:33:19)
- 长江安庆段禁渔期全面结束 市民又可“尝鲜(2016-7-2 12:24:28)
- 周末说法:“中国好声音”被裁定停用?(2016-7-2 12:24:07)
- “牵引车”高速起火致交通中断(2016-7-1 16:22:29)
- 突发心肌梗塞累倒讲台 方国虎用生命诠释师(2016-7-1 16:22:13)
- 社区安“天眼” 治安无盲点(2016-7-1 16:21:56)
- 六旬老人勇救落水邻居(2016-7-1 16:21:36)
- 家住桐城市大关镇金山村江老屋村的12岁的(2016-7-1 16:21:01)
- 花季女孩患上罕见怪病后 渴望有双隐形的翅(2016-7-1 16:20:41)
- 老党员华柏生践行“两学一做” 退而不休心(2016-7-1 16:19:48)
更多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 免疫力差的人还是少吃粗粮为好
- 粗心考生落“苹果” 热心的哥送归还
- 卖菜老人守诚信 冒雨兑现赔偿款
- 桐城市首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启用
- 家住桐城市大关镇金山村江老屋村的12岁的
- 群众拾到钱包 交警五分钟找到失主
- 周末说法:“中国好声音”被裁定停用?
- 长江安庆段禁渔期全面结束 市民又可“尝鲜
- 最美孝心少年沈子健:用15岁的柔弱肩膀撑
- 下班回家途中遇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和工伤赔
- 周末新一轮雨水“驾到” 下周气温会持续上
- 高利:坚守荒岛十年 开荒苦中有乐
- 一夜盗窃4起 小伙获刑9个月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竞赛举行
- 都是小龙虾惹的祸!菱湖夜月美景不再
- 端午佳节到 悠悠艾草香
- “的士”不文明经营,举报有奖!
- 4岁女孩身上80%烧伤 急盼好心人伸援手
- 小区居民圈地种菜 自己开心邻居闹心
- 记者雨中探访积水路段 多部门联动全力抢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