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气象局统计,6月30日17时至7月4日17时,宿松县全域累计平均降水量362毫米。此次降水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内湖告急!库坝告急!!宿松县人武部迅速集结60余名民兵预备役人员待命救灾。7月2日深夜11时许,作战值班室传来宿松县防汛指挥部命令:白洋河五里乡六圩村龚家坝段发生洪水漫顶,需要救援。
面对不断上涨的长江水位,7月4日中午,抢险救灾突击队员逐个巡查城区长江码头闸门,加固码头栈桥,排除隐患。 徐勇进 摄
六圩村东临龙湖圩,西临二郎河,南临龙湖圩,属于低洼平原。全村4400余人,现有良田4000余亩,如果溃堤,后果严重。民兵预备役人员冒雨向目的地进发,大约半个多小时后来到龚家坝段。此刻只见洪水迅速漫上堤坝,指挥员一声令下,大家铲土的铲土、装袋的装袋、扛起沙包就往制定地段垒坝。
在此期间,偶尔有群众自行撤离,这无疑增加了大家的忧虑。原来,龚家坝地处二郎河与白洋河结合部,外围水位较高,内水不畅,逐渐向坝上漫溢。此刻天上又下起了瓢泼大雨,汗水夹杂着雨水的抢险队员顾不上疲劳,扛起沙袋迅速奔跑起来。当第二层堤坝筑起来时,已是凌晨2点多。
河水还在疯涨,瞬间又与刚垒起的堤坝平齐,大家的心再次悬了起来。本着对百姓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态度,抢险队员采取轮流上的方式再一次掀起了扛沙包筑坝的高潮。
此时的抢险队员们的确已经疲倦了,他们穿着湿淋淋的雨衣,脚上的雨靴早已进水,加上深夜的睡意袭来,两只眼皮不断地“打架”,双腿像是灌了铅似地沉重,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又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一条长100余米、高1.2米的堤坝像一条白色的城墙,将肆虐的洪水挡在了堤坝外围。而此时,时针已指向清晨4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