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找准执行切入点 妥善解决纠纷

8月12日,安庆晚报记者从大观区人民法院了解到,该院在执行结案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排除重重困难,找准执行切入点,为银行收回贷款本息1000多万元,妥善解决了当事双方的纠纷,并维护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大观区人民法院执行庭庭长胡文远向记者介绍:“这是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申请人为安庆农商银行,被执行人是一家农资公司,法定代表人姓汪。经我们调查发现,这名姓汪的法定代表人及其妻子均是被执行人。他们向安庆农商银行贷款980余万元,用合肥市一处商业房产做抵押。”

  胡文远说,执行阶段时,这起案件难以推进。“这名汪姓法定代表人一直找不到踪迹,费了一番周折,我们得知他的信息,并联系上了他。但汪某却以‘在西藏边区从事经营活动’为由,拒不返回安庆。期间,我们前往合肥市,对汪某抵押的房产进行了评估。”

  胡文远说,在送达评估报告时,执行法官再次遇到了困难。“经过多方打听,得知被执行人汪某的妻子在一所小学任教。我们在送达评估报告等文书时,曾遭到一些人阻拦。不得已,执行庭法官只得便装进入学校,将材料顺利送达。”

  案件随后进入拍卖程序。在第一次拍卖未成交的情况下,大观区人民法院执行庭法官们再次前往合肥市,对被执行人汪某该处抵押房产进行查看。“我们发现,汪某已偷偷将抵押房产租赁给了一名宁波商人从事经营活动。”胡文远说。

  胡文远说,被执行人汪某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私自将抵押房产租赁给了其他人,无形中增加了法院的执行难度。“这名宁波商人不知道法院正对这处房产进行处置,房屋装修花了近100万元。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增加了执行难度。”

  胡文远说,为了妥善解决此事,他和同事们多次找到这名宁波商人进行交流。“在反复的交流中,找到了一个执行的切入点。我们发现,这名宁波商人素质较高,其经营的项目很多,企业处上升阶段,但资金安排上没有考虑到购买房产。于是,我们动员这名宁波商人,希望其能将这处抵押房产买下来。”

  “这名宁波商人从被执行人汪某处租赁房屋的时候,一个月的租金也需要4万元钱。由我们牵头,经过三方协商,并且联系银行为其做了一个按揭还款计划,每月还款金额比其交付的租金基本相当。”胡文远说,这名宁波商人最后同意了他们的建议,并向银行贷款近600万元。

  “被执行人汪某的此处房产在三次流拍后,变卖给了现租赁人,使得财产得以变现,银行收回1000多万元的贷款本息,宁波商人的经营场所也能够正常营业。”胡文远说,这是执行法官们最愿见到的局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