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深入实施“护航工程” 强队伍促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护航工程”,全市政法系统以“亮剑护航”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服务和保障“五大攻坚战”中锤炼工作作风,提高能力素质,对影响“五大攻坚战”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主动作为,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重拳出击

  持续优化法治环境

  今年以来,政法系统持续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完善关键环节内控机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法院系统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比在全省排名第三;检察机关全面推进检务公开大厅建设,提高司法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公安机关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对3起案件进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6月份,全市集中精力开展金融环境整治行动启动后,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专项组,深入推进打击恶意逃废债专项行动。法院系统通过银法联席会议加强与金融系统联系,促进金融债权案件审判执行;公安机关与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全面对接,筛查恶意逃废债案件线索,对全部涉案线索登记在册,实行销号制管理,债务未化解或者非经法院判处刑罚的一律不予销号。截至目前,全市共立案97起,其中破案69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19人、已移送起诉33人、追究单位犯罪3起,追赃挽损3250余万元,化解不良贷款9980余万元。

  创新机制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天网”、“地网”、“虚拟网”,“三网同布”构建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织密“天网”,推进新建5000处高清监控点、整合接入3000处社会单位监控点“天网工程”;扎紧“地网”,重点推进四级网格化巡控;建设“虚拟网”,强化网络社会管理,上半年落地稳控本地重点对象,及时封控查处网络政治谣言32条。城区社管平台建设试点已完成数据中心、一站通、一网清、一户明、证照文库、证明项、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部七大核心平台建设;整合对接13家单位210类约4.4亿条数据;下沉8家单位128个为民办事项;完成10个试点社区2.5维地图制作,已采集入库楼栋1235栋、房屋25996间、人口51808条信息。使用一站通平台受理服务事项1655件,办结1523件。

  健全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完善调解组织网络。建成各级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1803个,调解员9623人,96%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了及时有效化解。全市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37449件,调解成功37163件,调解成功率99.1%。探索特色调解。推进社区(村)特色调解工作,广泛建立法官、检察官社区工作室、律师“法律门诊”、等,整合优势资源和专业力量,深入社区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

  发挥优势

  着力开展法律服务

  政法系统深入开展“律师进社区(乡村)”活动。组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脱贫攻坚战”提供法律服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公益律师坐堂“法律门诊”600余人次,接待法律咨询4000余人次参与社区调解各类纠纷100余起。积极引导律师为政府转变职能提供法律咨询。为政府在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融资投资、企业改制等方面提供法律建议,参与政府重大决策的法律论证,有效降低决策风险。共参加重大项目(事项)研究10余次。全面落实律师担任党委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成立了安庆市城区律师法律服务志愿团,组建了律师参与代理和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律师库,参与领导干部接访100余人次。

  司法行政部门联合相关单位积极实施城乡困难群众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降低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做好劳动保障、婚姻家庭、教育医疗等与民生紧密相关领域的法律援助,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截止10月底,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574件,占全年任务数的106.1%;其中刑事法律援助案件1152件,占已办理数的20.7%;社会律师承办案件3141件,占已办理数的56.4%。三项指标同比分别增长36.6%、69.4%、54.3%。

  依托“江淮普法行”,建立以法官、检察官、律师、行政执法人员为主体的法治宣讲团,组织开展“公民旁听庭审”活动6000余场次、25万余名社会各界群众受到了较为系统的以案释法教育。全市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54个,法治公园13个,大中型法治广场15个,法治文化长廊129个,法治宣传栏2703个,设立近万块普法宣传标牌。

关键词:强队工程伍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