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施取金提出的《关于繁荣和发展黄梅戏艺术的几点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确定为重点督办建议,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飞跃领衔重点督办。
我市作为黄梅戏乡和中国黄梅戏发展基地,已经形成集黄梅戏创作、研究、教育、表演、展示等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黄梅戏已经成为我市乃至安徽省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形象。但我市黄梅戏艺术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如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不快,旧体制仍束缚着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提高;黄梅戏优秀年轻人才优势减弱,甚至出现断层;贴近时代,紧密联系群众生活的黄梅戏精品力作缺少,基层院团生存艰难等问题比较突出。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飞跃率队到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督办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要求通过政府平台和社会联手,通过系列活动开展和平台搭建,有序培养黄梅戏人才,培育黄梅戏土壤,涵养黄梅戏环境。
市文广新局、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等单位对此代表建议很是重视。市文广新局通过开展“黄梅戏进校园”、“黄梅戏戏迷大赛”、“全国黄梅戏戏迷联谊”等活动,培育黄梅戏土壤。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与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再芬黄梅实验班”,聘请一批国家一级演员授课、充分发挥老一辈艺术家和现有名家名角的传帮带作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聘请黄新德等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收徒授艺、辅导育人。通过严格考核、主动让台,一批优秀的年轻人站到了聚光灯下,成为舞台的中坚力量。
为扩大黄梅戏受众群,市文广新局出版了地方教材《黄梅戏》的中学版和小学版。去年,市文广新局与市教体局联合举办“黄梅戏进校园”首批试点学校教师培训班,培训来自市区32所中小学的60多名音乐教师,秋季在市区18所中小学开设黄梅戏艺术教学科目,从娃娃开始培养兴趣群。同时,我市通过出台政策加强文艺创作引导,在文化强市建设专项资金中给予重点支持。5年来我市复排传承10部黄梅戏经典大型剧目和20个经典小戏折子戏,推出符合政策导向和市场潜力较好的新创大型舞台剧11台,黄梅戏小戏25个。推出2部黄梅戏数字电影,1部黄梅戏网络剧。市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文化下基层“四进”活动,将演出活动覆盖市区。
通过2012年的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我市所属国有院团的人才通道逐渐形成,聘用制为院团新生力量的进入打开通道,市场化运营机制更加灵活。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目前,市文广新局正在整理“再芬黄梅”的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方式,拟提供各院团经营管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