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蔡金文:废塑料里的“淘金者”

  蔡金文确实“不寻常”。在他眼中,人见人厌的废塑料是可塑性最强的“宝贝”。他就像“魔术师”,可把它们制成垃圾桶、汽车保险杆等民用注塑系列制品。“有研究数据显示,回收利用1吨废塑料,相当于节约了3吨石油。我们现在一年要吃干榨尽3000多吨废塑料,等于节约了近万吨石油。”12月19日,蔡金文告诉安庆新闻网、安庆晚报记者。此外,他的企业上百名员工都是当地村民,年人均工资收入超5万元,蔡金文是村民心目中当之无愧的致富带头人。

  蔡金文是桐城龙腾街道和平村人,初中毕业后到当地汽修厂上了8年班。1994年,月薪500余元的“金饭碗”没能绊住这个25岁农家子弟的创业梦,他辞职了,外出跑推销。父母闻讯后骂他疯了,蔡金文却说:“我想自己闯。”梦想的种子长成大树,离不了辛勤的汗水和敏锐的眼光。此后5年,蔡金文一边在江浙一带跑销售,一边留心自己的创业项目。江浙一带比较成熟和超前的废塑料回收利用产业,让他看准了创业方向。

  1999年,蔡金文拼凑了10万元,在城区租房办厂,主打产品就是塑料筐、塑料果篮和餐厨托盘等小物件。“虽然产品很不起眼,但里面有学问。塑料粒子市场的波动,就是塑料制品行业的地震。”蔡金文说:“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研究塑料粒子和废塑料颗粒的配方,并保证产品的色泽、韧性、强度等指标,与用纯塑料粒子生产的产品基本一致。”历经上万次的试验,蔡金文终于从摆起来有一人多高的试验记录薄中,“挖”出了22种配方,每一种配方,可使相应的每一件产品生产成本降低5至20元。

  2004年,手持“绝活”的蔡金文回村创业,成为当地第一人。其后11年,蔡金文紧跟市场新动向,不断开发新产品。2015年,他又从风行全国的文明城市创建中看到商机,投资500余万元,引进了国际先进的注塑机,开始生产240型环卫垃圾桶,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只,一举填补了安庆市同类产品的空白。

  新产品的第一个客户是安庆市环卫部门。卸货时,20个一摞、总重约400公斤的垃圾桶直接从两米高的大货车上摔到水泥地上,响声如雷,垃圾桶却毫发未损,见者无不称奇。这一摔,摔响了产品质量,也摔出了大市场。蔡金文说:“现在,我们的垃圾桶遍布安庆各县市区的大街小巷。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网上销量已占公司年销售量的三成。苏州市也开始网购我们的垃圾桶了。”

  不过,蔡金文丝毫没有“企业老总”的派头,生活俭朴的他和职工一起吃食堂,每餐必用菜汤涮碗,然后晃几下,一饮而尽。最令职工们敬佩的是,蔡金文还是个富不忘义、热心公益的人,从2014年至今,他累计捐资110多万元,给当地村民修路架桥、建健身房和篮球场,慰问村里的百岁老人、贫困户和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