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快讯 >

引领构建产业新体系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作为全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之一的安庆市高新区,近年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把科技创新放在核心位置,加快构建政产学研合作体系,推动高新区从单一的新材料产业向生物医药发展。

  今年3月,安庆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在高新区全面启动,计划三年内引进研发创新企业150家,目前,中心已正式入驻创业团队10个,并与国内30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力争建成省内最大生物医药研发创新、孵化基地——

  引领构建产业新体系

  本报记者 陆 飞

  技术创新——

  推动产业向生物医药转型

  今年的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在安庆高新区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内,首批进驻的10多家企业,放弃假日休息时间,坚守在施工一线,全力推进实验室装修工程建设,力争10月底竣工并投入运营。

  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是高新区重点建设的项目,承担着生物医药产业引进和培育孵化的重任,计划三年内引进研发创新企业150家,力争建成省内最大生物医药研发创新、孵化基地。目前已引进生物医药类项目17个,预计年内累计签约40家,其中安徽华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已投入运营。

  走进位于皇冠路8号凤凰科技产业园6号楼南座的安徽华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只见几位身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在实验室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企业之一,我们主要从事新型抗肿瘤、小分子化学药、抗体药物研究和开发,以及抗肿瘤、心血管、肝炎类药物的原料药及中间体工艺开发。”公司总经理胡志刚告诉记者,“这里具备了一流科研条件和专业的服务指导。我们已经在建设药品制造生产线,从而延伸产业链。”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作为全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之一的安庆市高新区,近年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把科技创新放在核心位置,加快构建政产学研合作体系,推动高新区从单一的新材料产业向生物医药转型。

  “生物医药产业是高新区当前及今后的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扶持新药研发并推动产品高端化。我们重点以凤凰科技园为载体,加快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建设。今年3月,安庆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全面启动建设。”安庆市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心已入驻创业团队10个,租赁面积1.6万平方米,除了华胜医药公司,上海凯霖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将于11月份正式投入运营。

  与此同时,为了给后续的药企提供药物技术研发分析检测服务,高新区自主投资1000万元的生物医药公共分析检测平台正式启动。“以前所有的技术需要送到一线城市进行分析检测,该平台的建立方便我们的同时也降低了分析检测成本。”华胜医药科技的总经理胡志刚说。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仅2016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90.1亿元,同比增长28.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9.8亿元,增长15.8%,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2%。

  加快合作——

  构建政产学研融合新体系

  在安庆,科技创新正在孕育着强大的发展新动能。

  “我们已经研发出了可以降解的农膜(农用地膜),这些农膜更加环保。”在虹泰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文耕告诉记者,即将在年底投产的新型农膜是由废弃的地沟油、马铃薯粉、玉米粉等原料制成,大批量生产可以带动整个农业产业化发展。而这项技术正是该企业与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郊林科所等建立产学合作关系,大力重视和投入研发的成果。

  今年年初,虹泰新材料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一种提高产品纯度的工艺进行改进,但是企业自身研发存在着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这时,安庆市高新区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建的研究院投入运营。来自北京的科研团队来到安庆,一边调研企业需求,一边利用研究院的先进设备展开技术攻关。现在,该项工艺已投入到企业的实际生产当中。“如今不出安庆就可以直接对接。方便!”王文耕笑着说。

  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安庆高新区重点加强与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通过抢建研发平台、提供产业基金和政策服务,今年以来安庆高新区共引进包括工程院院士和科学院院士在内的九个高层次人才团队,为园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方大为就是其中的一员,目前他所在的团队,将聚酰胺树脂运用到油墨当中,“添加这种成分将更加减少环境的污染,减轻对人体的伤害,聚酰胺还能运用到凝胶剂、热熔胶、涂料等产品中。”方大为说,研究院的成立让成果转化更高效。

  北京化工大学安庆研究院是我市与高校合作共建的第一家示范性研究院。9月7日,市委书记魏晓明到高新区调研时指出,北化研究院对于提升高新区企业科技含量和行业影响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研究院密切与本地化工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发挥北京化工大学的科研优势,力争在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性技术攻关、人才与技术引进等方面取得好成绩、作出新贡献。

  目前,我市正加快构建政产学研合作新体系,已与国内30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建成院士工作站6家、实体研究院100多家,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0多个,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关键词:体系产业